[实用新型]压切式榨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9520.4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陆显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显献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切式 榨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汁瓶,具体地说是一种压切式榨汁瓶。
背景技术
果汁是以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工艺得到的汁液产品,果汁以营养丰富、口感新鲜、天然绿色等备受大众喜爱,但现有的榨汁机器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以家用为主;另有小型手持式榨汁器采用一次性将果汁压榨出来,为避免果汁营养的氧化流失要求使用者尽快喝完,不能随榨随喝以及随时控制果汁的浓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想提供一种现榨现喝的果汁瓶,以克服现有的果汁机因体积大、使用范围受限、份量不可控制等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切式榨汁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设有上瓶口和下瓶口,所述瓶体中设有刀具将瓶体下端分隔出一挤压腔,所述下瓶口连接有可拆卸下瓶盖,所述下瓶盖内侧连接一个两侧设有升降孔的筒形转环,所述筒形转环中间设有一螺丝活动托盘,所述挤压腔的外部与下瓶盖可拆卸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瓶体中设有刀具将瓶体下端分隔出一挤压腔,所述挤压腔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刀具上设有刀口,所述刀具与瓶体固定。
所述挤压切割装置为螺丝活动托盘结构,包括螺丝活动托盘中间的固定齿和两翼凸出的螺牙。
所述下瓶盖内侧连接筒形转环,所述筒形转环两侧设有升降孔。
所述筒形转环的升降孔与螺丝活动托盘以及挤压腔内壁设有的螺纹可拆卸连接。
所述螺丝活动托盘两翼凸出的螺牙与挤压腔内壁设有的螺纹相匹配。
所述瓶体与连接环通过下瓶口外螺纹可拆卸连接固定,下瓶盖与连接环通过活扣连接并可自由转动。
所述下瓶盖在施加扭力的作用下,通过筒形转环带动螺丝活动托盘在设有螺纹的挤压腔内上下螺旋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刀具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刀具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活动托盘正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活动托盘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螺丝活动托盘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下瓶盖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下瓶盖俯视图
图中标号:1上瓶口、2瓶体、3刀具、4刀口、5挤压腔、6螺纹、7筒形转环、8螺丝活动托盘、9固定齿、10螺牙、11下瓶口外螺纹、12连接环、13活扣、14下瓶盖、15升降孔,16下瓶口。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压切式榨汁瓶,包括设有上瓶口1和下瓶口16的瓶体2,瓶体2中设有刀具3将瓶体下端分隔出一挤压腔5,刀具3上设有刀口4,刀具3与瓶体2固定,下瓶口16连接有可拆卸下瓶盖14,下瓶盖14内侧连接一个两侧设有升降孔15的筒形转环7,筒形转环7中间设有一螺丝活动托盘8,挤压腔5的外部与下瓶盖14可拆卸连接固定。
如图3所示,挤压腔内壁设有螺纹。
如图5-6所示,刀具上设有刀口。
如图7-9所示,挤压切割装置为螺丝活动托盘结构,包括螺丝活动托盘中间向上突起的固定齿和两翼凸出的螺牙。
如图10-11所示,瓶体下瓶口外壁有螺纹,与下瓶盖可拆卸连接固定,下瓶盖与连接环通过活扣连接并可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拧出下瓶盖带出螺丝活动托盘,将待榨水果的一端插在螺丝活动托盘中间的固定齿上,确保螺丝活动托盘两翼凸出的螺牙卡在筒形转环两侧的升降孔中, 再将下瓶盖内侧的筒形转环插入挤压腔,下瓶盖与连接环在下瓶口外壁的螺纹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环与瓶体连接固定,转动下瓶盖带动筒形转环,将与筒形转环相扣的螺丝活动托盘两翼凸出的螺牙导入挤压腔内壁的螺纹中,螺纹起到导轨的作用,在筒形转环的扭力作用下带动螺丝活动托盘螺旋上升,固定在螺丝活动托盘上的水果的另一端在扭力和压力下,被设在挤压腔末端的刀具切削成薄片,挤出汁液,果汁的份量和切削速度可通过旋转下瓶盖来控制,做到用多少切多少、随切随喝、随时保持新鲜的果汁享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显献,未经陆显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95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u-Co合金的电镀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镁合金表面电镀锌镍合金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