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渡热桥的外墙夹芯板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9824.0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虎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外墙 夹芯板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特别是中间保温的夹心复合外墙板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进入发展阶段,大量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外墙复合夹芯板由三层组成,中间为保温板,两侧为混凝土板。混凝土板的热膨胀系数与保温板不同,既要有效的阻断混凝土板的热桥,又要有效的将两侧的混凝土板连接,CN 202248370 U公开了一种夹芯保温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在连接杆外套有中空的套管,其中连接杆中部为圆柱体,两端分别为一圆台,圆台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圆柱体相连,虽然可以起到连接作用,但是由于圆台中面积较小的底面与圆柱体相连,在建筑结构中该连接部位承力最大,如要保证一定的承力能力就需要增加连接杆的直径,或者增加连接件的使用密度,从而增加材料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杆设计不合理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过渡热桥的外墙夹芯板连接件,该带过渡热桥的外墙夹芯板连接件通过改进连接杆的结构提高了同等直径连接杆的承力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渡热桥的外墙夹芯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套在连接杆外的空心热桥套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杆截面为正三角形,两端设有连接杆端头,连接杆端头向内的连接杆的三条棱上设有倒锥形防脱槽,热桥套管一端固定着一面积为连接杆截面面积4—20倍的平面限位台。
所述的限位台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所述的空心热桥套管内孔为正三角形,外周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特点和优点:1.带热桥套管可以有效隔断外墙夹芯板热传递,2.限位台有效控制连接件插入保温板和外侧混凝土的深度。3.三角形连接杆在棱边设有防脱槽,既防脱又保证支撑的有效尺寸,4.防脱槽设在连接杆的端部,距离热桥套管一定距离,且防脱槽的的深端在端部,尽最大保证支撑受力部位周围的有效尺寸,增大支撑力,可减少连接件的使用密度。5.热桥套管的内孔与连接的外周边一致均为正三角形,方便套入成为一个整体,并可防止转动,增大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工厂模台上浇筑外混凝土保护层,在外混凝土保护层上铺保温板,并在保温板上打孔,将连接件无限位台的一端插入保温板孔及外混凝土保护层中,使限位台附在保温板上,使连接件另一端外露,在保温板上绑扎钢筋,并浇筑墙体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防脱槽设在连接杆的端部,远离该连接件在复合墙体结构中承力最大的两种墙体层交界处,即空心热桥套管两端。减少了因设立防脱槽对连接杆承力能力的影响,可减少连接件的使用密度,有利于节约材料减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连接杆端头,2.防脱槽,3.连接杆,4.限位台,5.空心热桥套管,6.墙体混凝土层,7.保温层板,8.外混凝土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所示:
实施例1,一种带过渡热桥的外墙夹芯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杆3,套在连接杆外的空心热桥套管5,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杆截面为正三角形,两端设有连接杆端头1,连接杆端头向内的连接杆的三条棱上设有倒锥形防脱槽2,热桥套管一端固定着面积为连接杆截面面积8倍的平面限位台4。
所述的限位台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所述的空心热桥套管内孔为正三角形,外周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工厂模台上浇筑外混凝土保护层8,在外混凝土保护层上铺保温板7,并在保温板上打孔,将连接件无限位台的一端插入保温板孔及外混凝土保护层中,使限位台4附在保温板上,使连接件另一端外露,在保温板上绑扎钢筋,并浇筑墙体混凝土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虎,未经赵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9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