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0216.1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三社;李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三社;李建军 |
主分类号: | A01M29/00 | 分类号: | A01M2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8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兽防范技术,具体是一种自动锣。
背景技术
在庄稼(例如玉米、花生、红薯等)种植季节,野猪、豪猪、獾等害兽经常会在夜间潜入农田,乱拱田地,并盗食庄稼的种子和果实,由此导致庄稼欠收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为了保证庄稼的收成,人们通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对上述害兽进行防范:第一种方法是派人在农田里进行鸣锣守夜,并通过锣响将害兽吓退。然而此种方法需要耗费人力进行鸣锣守夜,因此其存在误工误时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派人在农田里鸣放鞭炮,并通过鞭炮爆炸声将害兽吓退。然而鞭炮爆炸会产生明火,由此很容易引发农田火灾。第三种方法是在农田四周拉起高压电网,并通过电网将害兽击杀。然而上述害兽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此将害兽击杀显然是违反环保法规的。此外,高压电网很容易误将人击杀,因此其存在使用不安全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害兽防范装置,以解决现有害兽防范技术误工误时、容易引发农田火灾、违反环保法规、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害兽防范技术误工误时、容易引发农田火灾、违反环保法规、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锣。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锣,包括发条盒、发条、竖直芯轴、水平柄杆、水平杆臂、连接弹簧、锣棰、锣架、锣体;其中,发条安装于发条盒的内腔,且发条的外端与发条盒的内侧面固定;竖直芯轴的底端贯穿枢接于发条盒的底面中央,且竖直芯轴的底部侧面与发条的内端固定;水平柄杆的下侧面中央与竖直芯轴的顶端端面固定;水平杆臂的内端端面与竖直芯轴的中部侧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内端与水平杆臂的外端端面固定;锣棰与连接弹簧的外端固定;锣架的数目为多个,且各个锣架围绕竖直芯轴的轴线等距分布;锣体的数目为多个,且各个锣体一一对应安装于各个锣架上;各个锣体的轴线均与水平杆臂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各个锣体与竖直芯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均小于水平杆臂、连接弹簧、锣棰的长度之和。
使用时,将发条盒和各个锣架安装在农田的坡头、路口以及害兽出没的必经之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首先,手握水平柄杆,并正向旋动水平柄杆,水平柄杆带动竖直芯轴进行正向旋转,竖直芯轴由此带动发条进行上紧。然后,松开水平柄杆,上紧的发条带动竖直芯轴进行反向旋转,竖直芯轴依次通过水平杆臂、连接弹簧带动锣棰进行反向圆周运动,锣棰由此敲击第一个锣体,并发出第一声锣响。当锣棰敲击第一个锣体后,由于各个锣体与竖直芯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均小于水平杆臂、连接弹簧、锣棰的长度之和,连接弹簧在竖直芯轴的带动下会发生弯曲形变,并产生弹性势能,锣棰由此缓慢地滑过第一个锣体。待锣棰滑离第一个锣体后,连接弹簧迅速进行复位。此时,在弹性势能和竖直芯轴的带动共同作用下,锣棰重重地敲击第二个锣体,并发出第二声锣响。依次类推,每隔一段时间,锣棰便会重重地敲击下一个锣体,并发出一声锣响,锣响由此便能够将潜入农田的野猪、豪猪、獾等害兽吓退,从而有效保证庄稼的收成。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害兽防范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锣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与派人在农田里进行鸣锣守夜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锣无需耗费人力进行鸣锣守夜,而只需在傍晚将发条上紧,便可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整夜进行自动鸣锣,因此其具备了省工省时的优点。其二,与派人在农田里鸣放鞭炮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锣不会产生任何明火,因此其不会引发农田火灾。其三,与在农田四周拉起高压电网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锣无需用电,因此其不会将害兽和人击杀,从而不仅符合环保法规,而且使用更加安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锣通过采用全新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害兽防范技术误工误时、容易引发农田火灾、违反环保法规、使用不安全的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折叠伞;折叠伞的伞柄的下端端面与水平柄杆的上侧面中央固定。使用时,打开折叠伞,折叠伞便能够防止发条盒、发条、竖直芯轴、水平柄杆、水平杆臂、连接弹簧、锣棰、锣架、锣体被雨水淋湿,从而防止上述各个部件生锈。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害兽防范技术误工误时、容易引发农田火灾、违反环保法规、使用不安全的问题,适用于农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发条盒,2-发条,3-竖直芯轴,4-水平柄杆,5-水平杆臂,6-连接弹簧,7-锣棰,8-锣架,9-锣体,10-折叠伞。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三社;李建军,未经吴三社;李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