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0288.6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贾明晓;胡三季;王明勇;陈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08 | 分类号: | F28F25/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流 自然通风 冷却塔 填料 优化 布置 系统 | ||
1.一种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冷却塔(1)内填料区的淋水填料,淋水填料由片间距不同的若干填料区域组成,且若干填料区域按片间距依次减小的方式沿填料区的半径方向自内向外布置,若干填料区域顶部与冷却塔内喷溅装置底部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水填料的高度为1m-1.5m,淋水填料的顶部距冷却塔内喷溅装置(5)底部的距离为0.8m~1.2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冷却塔淋水面积小于9000m2时,所述的淋水填料由内区填料(2)和外区填料(3)组成,且内区填料(2)和外区填料(3)沿填料区的半径方向自内向外依次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的半径R1范围:其中,R为整个淋水填料区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采用片间距为30mm~35mm的斜折波淋水填料,外区填料(3)采用片间距为25mm~30mm的改型斜折波Ⅰ型淋水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和外区填料(3)的淋水密度比值为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冷却塔淋水面积大于等于9000m2时,所述的淋水填料由内区填料(2)、中区填料(4)以及外区填料(3)组成,且内区填料(2)、中区填料(4)以及外区填料(3)沿填料区的半径方向自内向外依次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的半径R1范围:中区填料(4)的半径R2范围:外区填料(3)半径R3=R;其中,R为整个淋水填料区的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采用片间距为30mm~35mm的斜折波型式的淋水填料,中区填料(4)采用片间距为25mm~30mm的改型斜折波Ⅰ型淋水填料,外区填料(3)采用片间距为20mm~25mm的改型斜折波Ⅱ型淋水填料。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流湿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淋水填料优化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区填料(2)、中区填料(4)以及外区填料(3)的淋水密度比值为1:1.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2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瞄准镜上的按拉式自锁调校螺钉
- 下一篇:一种抛洒式喷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