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点火模块的限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1441.7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琦;肖青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P9/00 | 分类号: | F02P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富石律师事务所 31265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点火 模块 限流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点火模块的限流电路。
背景技术
汽车点火模块又称点火控制器,与混合集成电路(HIC)、点火开关、点火线圈、点火分电器组成汽车点火系统。通常的点火线圈里面有两组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用较粗的漆包线,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200-500匝左右;次级线圈用较细的漆包线,通常用0.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15000-25000匝左右。所述汽车点火模块用于控制点火圈的初级线圈的输入电流,从而控制点火能量,保证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彻底的燃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初级线圈的输入电流(下称点火电流)过大时,会造成能量的浪费,产生过热而损毁点火线圈;当点火电流不足时,无法给点火线圈提供足够的能量而导致点火困难或失败。因而,将点火电流控制在适当的值,对汽车的性能、使用寿命和操控都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蓄电池电压的变化和工作温度的变化极易影响点火电流的大小,造成点火能量不稳定,使得发动机出现启动难、运行不稳定、熄火、缺缸、抖动剧烈等不良现象。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点火模块限流电路来控制点火电流的值。常见的点火模块限流电路有以下几种:
(1)由两个三极管组成的限流电路,其中一个三极管的be结和电流检测电阻组成负反馈电路。这种负反馈电路能较好的解决蓄电池电压波动带来的问题,但当温度发生变化时,三极管的be结的电压会随着温度而改变,负反馈电路参数改变,温度特性很差,一般情况下,点火电流随温度变化可以超过4A,使得点火模块的点火能量不足,发动机工作不稳定。
(2)在上述(1)基础上增加热敏电阻进行温度补偿,这种电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点火电流的变化,但点火电流仍随温度变化较大,且显著增加了电路的成本。
(3)由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单元)输出一个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来控制功率三极管(达林顿管)的开和关。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达到控制点火电流限流的功能。MCU通过温度检测电路,可以较好的实现温度补偿,然而当蓄电池电压在很短的时间有较大的变化时,MCU的PWM电路无法做到快速的响应,点火电流很难维持在一稳定的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点火模块的限流电路,能较好的克服由于供电电源电压波动和温度变化对点火能量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点火模块的限流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入模块(1)、差分放大模块(2)、负反馈模块(3);所述差分放大模块(2)分别与所述制信号输入模块(1)、电池(4)及所述负反馈模块(3)相电路连接。
所述差分放大模块(2)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稳压二极管(D1);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模块(1);所述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且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模块(1)且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池(4)且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模块(1);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池(4)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池(4)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同时连接所诉反馈电路。所述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型号相同。
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电池(4)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及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点火线圈相连接。
所述控制信号输入模块(1)包括与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的第二电阻(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畅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1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投影叶片涡轮定转子组合件及涡轮马达
- 下一篇:一种带双向阀的油箱盖碳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