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窄边设计的中框和背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3274.X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伟;林博瑛;朱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冠捷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利于 侧入式 背光 模组 设计 背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入式背光模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窄边设计的中框和背板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1的中框11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是通过在中框11上设置卡筋112,卡筋112与中框11的外侧壁111之间形成的卡扣空间卡扣于背板12侧壁121上。在中框11和前框13之间固定有液晶面板14,在中框11和背板12形成的容纳腔内从上至下依序设有光学膜片组15、导光板16和反射片17,图1中F为可视区边界与液晶面板14侧壁的距离,D为卡筋112朝向容纳腔的侧面与导光板16侧面之间的距离,E为背板12侧壁121朝向容纳腔的侧面与导光板16侧面之间的距离。通常D值是满足导光板16膨胀收缩所必须的距离,卡筋112的存在,使得E值必须增大(E值>D值),这对于F值小于6.4mm的液晶面板14来说,背板12必须增大,最终导致整个前框13的宽度变大,不利于窄边设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将窄边设计值进一步缩小的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窄边设计的中框和背板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窄边设计的中框和背板结构,包括中框和背板,中框和背板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中框的外侧设有前框,前框和中框之间固定有液晶面板,所述中框和背板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从上至下依序设有光学膜片组、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背板的侧壁与中框的卡扣处设有向前框方向凸起的凸框,所述中框上对应凸框处设有卡筋,卡筋卡扣于凸框朝向容纳腔一侧的空间内,所述中框的外侧壁限位于背板侧壁朝向前框的一侧。
所述卡筋与背板侧壁分别朝向容纳腔的侧面齐平。
所述凸框的长度大于15mm。
所述卡筋的长度大于12mm,且小于凸框的长度。
所述凸框与背板侧壁分别朝向前框的侧面齐平。
所述中框由塑胶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背板的侧壁上设置凸框,卡筋卡扣于凸框形成的空间内,这样充分地利用了导光板与背板侧壁之间的空间,因此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极窄边的设计。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2窄边设计的中框21和背板22结构,包括中框21和背板22,中框21和背板22通过卡扣连接,所述中框21的外侧设有前框23,前框23和中框21之间固定有液晶面板24,所述中框21和背板22之间形成容纳腔,该容纳腔从上至下依序设有光学膜片组25、导光板26和反射片27;所述背板22的侧壁与中框21的卡扣处设有向前框23方向凸起的凸框222,所述中框21上对应凸框222处设有卡筋212,卡筋212卡扣于凸框222朝向容纳腔一侧的空间内,所述中框21的外侧壁211限位于背板22侧壁221朝向前框23的一侧。
所述卡筋212与背板22侧壁221分别朝向容纳腔的侧面齐平。
所述凸框222的长度大于15mm。
所述卡筋212的长度大于12mm,且小于凸框222的长度。
所述凸框222与背板22侧壁221分别朝向前框23的侧面齐平。
所述中框21由塑胶成型。
本实用新型在背板22的侧壁221上设置凸框222,卡筋212卡扣于凸框222形成的空间内,凸框222与背板22侧壁221分别朝向前框23的侧面齐平,所述卡筋212与背板22侧壁221分别朝向容纳腔的侧面齐平,因此,D值(卡筋212朝向容纳腔的侧面与导光板26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E值(背板22的侧壁朝向容纳腔的侧面与导光板26侧面之间的距离),这样充分地利用了导光板26与背板22侧壁之间的空间,因此有利于侧入式背光模组极窄边的设计,可以将液晶显示器的极窄边设计值再缩小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冠捷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冠捷显示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3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罐装饮料的自动添加装置
- 下一篇:防气泡双管式液体灌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