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4451.6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刘郢;秦永泉;侯媛媛;史继红;李玮;刘晓莉;李海丽;邵增;易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46 | 分类号: | G21C1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批式乏 燃料 溶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PUREX水法流程处理核电站乏燃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乏燃料剪切成一定长度的短段,溶解浸取燃料包壳内的UO2芯块,制备后续萃取过程所需的料液。溶解器的处理能力、溶解过程操控难易程度等都将直接决定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年处理能力和经济效益。
批式溶解器在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中应用广泛,结构简单,生产方式灵活。但如果仅靠自身的几何尺寸控制临界安全,单个处理能力小。我国的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中试厂)采用的就是这种溶解器,每批操作不能完全处理一根乏燃料组件,总有部分残段暂存于剪切热室,其强放射性不但影响了工艺操作,还会对热室内的气路管道、电缆等非金属元件产生辐照损伤。
在国外的后处理厂中,英国的THORP厂和美国的巴威尔厂设计均采用批式溶解器,为了满足生产能力的要求,不得不在溶解液中加入可溶性的中子毒物硝酸钆辅助控制溶解器的临界安全。这样就额外增加了硝酸钆配制、送料系统,使工艺流程变得更为复杂。更为重要的是,加入的硝酸钆在萃取分离过程都将进入到高放废液中,而高放废液的储存、处理和处置成本高昂,因此硝酸钆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后处理厂的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乏燃料批式溶解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采用几何尺寸和固体中子吸收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控制临界安全,同时满足提高乏燃料处理量的要求,能够一次完成一根乏燃料组件的溶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包括溶解管、循环槽和进料溜槽,溶解管与循环槽之间通过循环管相连接,进料溜槽与溶解管的侧壁连接,溶解管内设有用于装载乏燃料短段的大吊篮,大吊篮下方设有用于截留从大吊篮掉落的细屑的小吊篮,其中,在所述的溶解管内部设有固体中子吸收装置,所述的固体中子吸收装置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位于大吊篮内部,下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位于小吊篮内。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为同轴多层结构的柱状部件,从外到内依次为中子毒物包裹层、固体中子毒物、慢化剂包裹层和慢化剂;所述的下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为同轴多层结构的环状部件,从外到内依次为中子毒物包裹层、固体中子毒物、慢化剂包裹层和慢化剂。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的上部呈锥形。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其中,所述的上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与大吊篮之间在不同高度处分别设有支撑件。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其中,在所述循环槽侧壁上设有用于通入蒸汽或冷却剂的伴管,在所述溶解管的管壁外侧设有用于通入蒸汽或冷却剂的夹套。
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其中,在所述的溶解管和进料溜槽的上端分别设有水封装置。
与现有的批式溶解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溶解装置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生产能力大,每批次的处理能力达到500kg铀,可以一次完成一根动力堆乏燃料组件的溶解;
(2)采用固体中子吸收装置结合限制几何尺寸的方法控制溶解装置的临界安全,提高了临界安全系数,可以处理U235初始富集度更高、燃耗更高的乏燃料组件;
(3)与采用可溶中子毒物的批式溶解器相比,不会额外增加后续萃取过程的高放废液量,节约了废物处理成本;
(4)设备的整体高度较低,与中试厂溶解器相比,可降低设备室高度,节省土建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的纵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批式乏燃料溶解装置溶解管大吊篮所在位置的平面剖视图。
图中,1.循环槽;2.溶解管;3.进料溜槽;4.大吊篮;5.小吊篮;6.上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7.下段固体中子吸收装置;8.乏燃料短段;9.夹套;10.伴管;11.循环管;12.水封装置;13.水封装置;14.中子毒物包裹层;15.固体中子毒物;16.慢化剂包裹层;17.慢化剂;18.支撑件;P1.排气管;P2.冷凝液回流管;P3.进液管;P4-P5.备用管;P6.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4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子辐射防护服装材料
- 下一篇:多接头移动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