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层弹性结构阳极电流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4777.9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3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力;陈建红;牛立群;李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索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20 | 分类号: | C25C3/20;G01R19/00;G01R1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结构 阳极 电流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生产电解槽阳极电流在线测量用装置,具体是指一种两层弹性结构阳极电流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铝电解行业中在预焙电解槽生产过程中,阳极电流分布的测量是最为常见的,每天都必须要进行。传统的测量方法是采用离线等距电压降的人工测量方法来进行,或者采用霍尔效应电流测量设备。在采用该测量设备来进行阳极电流分布测量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缺陷:其一,由于该设备在测量时不能有效消除阳极导杆温度变化对阳极电流测量带来的影响,容易产生测量误差,不能真实反映电解槽阳极电流的分布情况;其二,由于人工测量每次只能测量一个阳极,只能操作完后再进行下一个阳极的测量,因此其测量程序繁复,工作量大,时间长,其测量结果不能实时送入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三,随着电解生产过程的进行,阳极也在不断的消耗,需要定期更换阳极,并且对阳极的高度需要实时进行调整,因此还需要随时调整阳极导杆和母线的相对位置。而采用该装置就需要操作人员随工艺操作不断的拆装测量架,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该设备的价格昂贵,在工艺操作中极易造成测量装置的损坏,进而导致维护成本上升,维护工作量加大,给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综上所述,目前人们所采用的离线等距电压降的人工测量方法或者霍尔效应电流测量装置存在容易产生误差,不能真实再现电解槽阳极电流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不能为操作人员及时调整阳极高度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不能有效防止因阳极电流集中引起的阳极脱落故障。如何有效的提高电解槽的电流效率,降低阳极消耗,降低电力消耗,达到节约电力能源的目的便是目前的技术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不仅能在线实时检测阳极电流,而且还能同时检测阳极导杆的温度,并对阳极电流实现温度补偿以及能消除由于阳极导杆温度变化导致阳极导杆电阻率变化对阳极电流测量带来的影响的两层弹性结构阳极电流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两层弹性结构阳极电流测量装置,主要由感应部件、底层弹性滑动平台和顶层弹性滑动平台组成,所述的底层弹性滑动平台由底层基板,固定在底层基板上的直线光轴支架,与直线光轴支架固定相连的光轴,套在该光轴上并与直线光轴支架固定相连的弹簧Ⅰ,以及设置在光轴上并能沿光轴的表面滑动的直线轴承滑块组成;所述的顶层弹性滑动平台则由与直线轴承滑块固定相连的顶层基板,以及设置在该顶层基板上的弹性测量头组成;所述的感应部件则固定在顶层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测量头由设置在顶层基板上的滚轮支架,固定在顶层基板上的堵头,连接在堵头与滚轮支架之间的弹簧Ⅱ,以及用于封盖整个弹簧和滚轮支架的压板组成。
为了确保使用效果,所述的感应部件则由与顶层基板相连的感温垫板,以及固定在该感温垫板上的电子感温器组成。
所述顶层弹性滑动平台位于底层弹性滑动平台的上方,且光轴的轴线平行于底层基板的平面;同时,在压板上还设有用于锁定滚轮支架行程范围的限位器。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效果佳。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并通过两层弹性结构的设计能够使测量滚轮和感温垫板紧贴阳极导杆,使其能快速、准确的测出阳极导杆的电流和温度。
(3)本实用新型利用感温垫板对阳极导杆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可以针对阳极导杆电流的温度进行外加补偿。
(4)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地对阳极电流进行连续检测,而且在检测时也不需要其它动力设备辅助,不仅降低了阳极消耗,节约电力能源,而且不污染环境,环保节能,工作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针对性强,制造成本、维护成本都很低,易于批量生产,而且性能稳定,并且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只局限于对铝电解槽阳极电流进行测量,其也可以适用于任何已知材料导体的电流(电流强度足够大)的测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适于在市场上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以上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
1—底层基板,2—直线光轴支架,3—直线轴承滑块,4—光轴,5—弹簧Ⅰ,6—顶层基板,7—弹簧Ⅱ,8—压板6,9—限位器,10—滚轮支架,11—滚轮,12—滚轮轴,13—堵头,14—感温垫板,15—电子感温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索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索自动化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4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刷镀镀笔阳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液联合自动排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