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7287.4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9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季伟东;朱海龙;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移动 计算机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办公桌大多为固定的,而计算机的显示器也固定在桌面,要调整需要特意的转动计算机显示器,在需要频繁的改变角度的工作时,需要不停的调整计算机显示器,造成工作学习时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调整位置与角度的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其组成包括:计算机显示器1、底座2、转轴3、滑道、滑轮5,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通过所述的转轴3连接所述的底座2,所述的滑道为半圆形,所述的滑轮5配合所述的滑道使用,所述的滑道包括主滑道4,所述的主滑道的两侧为滑道壁7,所述的滑道壁的顶面连接第一副滑道8与第二副滑道9,所述的第一副滑道8连接滑动轮一号10,所述的第二副滑道9连接滑动轮二号11,滑动轮连接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所述的主滑道4的底面连接内延长板12,所述的内延长板12连接内滑道13,所述的主滑道4的底面也连接外延长板14,所述的外延长板14连接外滑道15,所述的内滑道13连接内辅助轮16,所述的外滑道15连接外辅助轮17;所述的底座2的底面开有一组滑槽,滑槽一号18通过固定叉杆19连接所述的滑轮5,滑槽二号20通过所述的固定叉杆19连接所述的滑动轮一号10与所述的滑动轮二号11,滑槽三号21通过万向球一号22连接所述的内辅助轮16,滑槽四号23通过万向球二号24连接所述的外辅助轮17。
所述的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所述的万向球一号22通过万向球套一号25连接所述的滑槽三号21,所述的万向球套为半圆形,所述的万向球套一号25与所述的万向球一号22之间连接润滑层26;所述的万向球二号24通过万向球套二号27连接所述的滑槽四号23,所述的万向球套二号27与所述的万向球二号24之间连接所述的润滑层26。
所述的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的左边框通过挂环28连接两条调节线,所述的调节线包括弹簧29,所述的弹簧29连接松紧带手环6;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的右边框也通过挂环连接两条所述的调节线。
所述的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所述的内辅助轮16为两个,所述的外辅助轮17为两个,所述的滑动轮一号10为两个,所述的滑动轮二号11为两个,所述的滑轮5为两个。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转轴可以再不破坏显示器功能的情况下实现360度无死角旋转,保证使用的方便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主滑道配合第一副滑道与第二副滑道使用保证在转动时的稳定性与流畅性更佳。
3.本实用新型的外滑道与内滑道配合主滑道使用,可以使计算机显示器在转弯时的运动可以更稳定,起到分担作用力的效果,保证转动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万向球配合万向球套使用,保证外辅助轮与内辅助轮在运动时的角度调节更快速,减少因位置调节而使连接杆折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旋转移动的计算机显示器,其组成包括:计算机显示器1、底座2、转轴3、滑道、滑轮5,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通过所述的转轴3连接所述的底座2,所述的滑道为半圆形,所述的滑轮5配合所述的滑道使用,所述的滑道包括主滑道4,所述的主滑道的两侧为滑道壁7,所述的滑道壁的顶面连接第一副滑道8与第二副滑道9,所述的第一副滑道8连接滑动轮一号10,所述的第二副滑道9连接滑动轮二号11,滑动轮连接所述的计算机显示器1,所述的主滑道4的底面连接内延长板12,所述的内延长板12连接内滑道13,所述的主滑道4的底面也连接外延长板14,所述的外延长板14连接外滑道15,所述的内滑道13连接内辅助轮16,所述的外滑道15连接外辅助轮17;所述的底座2的底面开有一组滑槽,滑槽一号18通过固定叉杆19连接所述的滑轮5,滑槽二号20通过所述的固定叉杆19连接所述的滑动轮一号10与所述的滑动轮二号11,滑槽三号21通过万向球一号22连接所述的内辅助轮16,滑槽四号23通过万向球二号24连接所述的外辅助轮17。保证计算机显示器在转动时可以更流畅,更稳定,结构清晰,实用性高。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7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不干胶标签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零部件追溯标识用三层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