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7435.2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军 |
主分类号: | A61M5/162 | 分类号: | A61M5/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管阻菌无针 连接 输液 装置 | ||
1.一种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包括:壳体、阀柱、弹簧、阀座;
所述壳体具有贯通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所述第一收容腔上部一端开口形成进液口;
所述阀柱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收容腔中,所述阀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上部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阀柱具有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收容腔具有第二底壁、第二侧壁、以及形成于一端的开口;
所述阀座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下部中,所述阀座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部分具有第三收容腔,所述第三收容腔具有第三底壁、第三侧壁、以及形成于一端的开口,所述第三底壁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中的固定柱,所述阀柱的开口端位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中,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开口相对,位于所述第三收容腔中的阀柱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所述阀座一端具有突伸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出液口,所述阀座与第一收容腔之间形成液体流动通道,所述第一密封圈运动至第一收容腔下部时,所述液体流动通道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固定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壁上开设有一个连通所述第三收容腔与外部的排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壁上还设置有台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相连通,所述进液口处还安装有无芯阻菌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与所述支管相对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无芯阻菌帽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圆台、卡扣,所述卡扣相对设置于所述圆台的边缘,并与所述圆台相垂直,所述卡扣的边缘具有与所述无芯阻菌帽相抵靠的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所述无芯阻菌帽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柱的顶面具有一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进液口边缘的距离为0.2-0.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阻菌无针连接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棱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军,未经孙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74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控式止痛注液泵的凸轮
- 下一篇:一次性侧孔静脉注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