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9087.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丰一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32 | 分类号: | B01D24/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涡轮 螺旋式 过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属于水处理过滤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过滤组件主要由组件外壳和过滤滤芯两部分组成,其中,外壳一般由带有螺纹的上盖和瓶体组成,过滤滤芯可分为PP棉滤芯、活性炭滤芯、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其他具有功能型的颗粒状滤料组成的复合型等等滤芯组成。其中颗粒状的滤料制作成的滤芯在整个水处理系统过滤运行过程中会存在一种现象: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后,穿过一层层的滤料层,然后从出水口流出。往往在测试过程中会存在过滤不均匀,长时间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滤料层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充分利用颗粒状滤料、节约经济资源、过滤效果好的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解决了由于重力作用导致滤料层不能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包括外壳上盖,外壳上盖与外壳下盖连接,外壳下盖的上部设有进水口,外壳下盖的下部设有出水口,外壳下盖内设有颗粒状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下盖内在出水口和进水口之间设有第一多孔缓冲板和第二多孔缓冲板,第一多孔缓冲板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二多孔缓冲板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通过中心联动轴连接,中心联动轴上的中间设有至少一个涡轮板,中心联动轴穿过第一轴承的一端上设有叶轮。
优选地,所述的叶轮设于靠近进水口处
优选地,所述的叶轮与进水口齐平。
优选地,所述的叶轮由多个矩形的板片均匀组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涡轮板上的叶片为电风扇的扇叶状。
优选地,所述的涡轮板上的叶片至少为2片。
优选地,所述的颗粒状滤料设于第一多孔缓冲板和第二多孔缓冲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结构上,在外壳内增加了叶轮、涡轮板、第一轴承、第一多孔缓冲板、中心联动轴、第二轴承、第二多孔缓冲板,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带动叶轮转动,最终使得涡轮板转动将颗粒状滤料搅拌,使得水流和颗粒状滤料充分接触,颗粒状滤料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经济资源,并增加其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外壳上盖,2为叶轮,3为第一轴承,4为第一多孔缓冲板,5为中心联动轴,6为涡轮板,7为颗粒状滤料,8为外壳下盖,9为第二轴承,10为第二多孔缓冲板,11为出水口,12为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涡轮螺旋式过滤组件,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外壳上盖1,外壳上盖1与外壳下盖8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旋熔工艺进行连接,外壳下盖8的上部有进水口12,外壳下盖8的下部有出水口11,外壳下盖8内在出水口11和进水口12之间固定有第一多孔缓冲板4和第二多孔缓冲板10,且第一多孔缓冲板4和第二多孔缓冲板10紧贴外壳下盖8内壁固定。颗粒状滤料7放置在外壳下盖8内的第一多孔缓冲板4和第二多孔缓冲板10之间,将颗粒状滤料7与进水腔分隔开来,防止系统中有压降的过程中出现滤料回流的现象。第一多孔缓冲板4内安装有第一轴承3,第二多孔缓冲板10内安装有第二轴承5,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之间通过中心联动轴5连接,中心联动轴5上的中间固定有至少一个涡轮板6,中心联动轴5穿过第一轴承3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叶轮2,且叶轮2安装在靠近进水口12处。叶轮2由多个矩形的板片均匀组合而成,涡轮板6上的叶片至少为2片,涡轮板6上的叶片为电风扇的扇叶状。其中,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5可以支撑叶轮2的旋转,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且可以保持轴中心位置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中心联动轴5上的中间固定有2个涡轮板6,涡轮板6上的叶片为4片,叶轮2由6个矩形的板片均匀组合而成,叶轮2与进水口12齐平。
工作时,水流从进水口12进入,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叶轮2转动,然后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中心联动轴5转动,固定在中心联动轴5中间的涡轮板6也一起转动,涡轮板6的转动使其对颗粒状滤料7进行搅拌,使得水流与颗粒状滤料7之间能更充分的接触,增加其过滤效果和增加颗粒状滤料7的利用率。过滤后的水流穿过第一多孔缓冲板4后进入颗粒状滤料7区域进行过滤,然后再穿过第二多孔缓冲板10后从出水口11流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滤料的量与其滤水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丰一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丰一源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9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插接扩充LED路灯
- 下一篇:LED照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