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流体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0294.X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铖;薛源;张冠斌;张宏星;赵凯军;邢婉丽;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流体控制阀,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由微通道在芯片上形成网络,以可控微流体贯穿整个系统并完成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的一种技术。由于具备低消耗、易集成、高通量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微流控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并且已开始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开始逐步向商品化应用发展。
目前,常见的微流控芯片流体驱动方式主要有:电力驱动和压力驱动。其中压力驱动又可以分为手动驱动和自动驱动。
手动驱动是由实验者来控制,分步操作,手动完成流体控制。这类驱动方式较简陋,且难以实现自动化连续作业。同时,由于目前手动驱动的设计多为:储液池静压力差(包括垂直重力落差)、通道界面双侧浓差压、出口吸负压等,导致对微流控芯片的加工制作要求较高,难以实现廉价、工业化生产。
自动驱动需要一套专门的压力调节器用于调节气压。由于需要对压力的变化进行精确控制,导致这些设备往往较复杂,体积大,制造成本高、能耗高,不能以简便可靠的工作方式,廉价的制造成本,满足各种现场环境的微分析要求。
近年来随着微流控芯片在POCT(Point-of-Care Testing,现场即时检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发展,人们对于小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微流控器件的需求与日俱增。为实现上述功能,对于流体控制技术而言,人们不仅希望其结构简单、容易集成,而且希望外部关联设备也尽可能的小型而简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流体控制阀,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廉价工业化生产,且能够降低对外部关联设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流体控制阀,包括设于微流控芯片上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设于微流体通道上,且与所述微流体通道为交叉配合,所述微流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加压孔和泄压孔相连通;
所述微流体通道与所述控制槽之间存在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微流体控制阀无需增加其他辅助器件,可以使用0(不包括)~500mmHg的进样气压,同时液体无法溢出。
上述的微流体控制阀中,所述微流体通道与所述控制槽之间的夹角为0°~180°,但不等于0°或180°。
上述的微流体控制阀中,所述控制槽为凹槽或凸槽。
上述的微流体控制阀中,所述微流体通道与所述控制槽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0.05mm。
上述的微流体控制阀中,所述微流体通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控制槽,多个所述控制槽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上述的微流体控制阀中,所述控制槽的高度为0mm~10mm,但本等于零;
所述控制槽的宽度为0mm~100mm,但不等于零;
所述控制槽的长度为0mm~100mm,但不等于零。
本实用新型微流体控制阀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微流体控制阀的结构简单,且可以进行一次注塑成型,对模具要求低,实现廉价的工业化批量生产。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无需通过对外联设备开关的控制达到液体不溢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微流体控制阀对输入压力的范围及变化精度要求低。无需精密的外联控制设备,只需外界输入压力小于阀体控制压力就可实现液体不溢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微流体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a)为俯视图,图1(b)为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微流体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微流体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俯视图,图3(b)为侧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如下:
11微流体通道、12控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流体控制阀的俯视图如图1(a)所示,该微流体控制阀为设于微流体通道11上的3个控制槽12,且微流体通道11与控制槽12相交成60°的角度设置。微流体通道11的两端分别连通加压孔和泄压孔。微流体通道11的宽度为0.1mm;控制槽12的宽度为0.1mm。
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流体控制阀的侧剖视图如图1(b)所示,微流体通道11的高度为0.1mm,控制槽12的高度为0.2mm。该微流体控制阀能够阻挡最高500mmHg的压力,保证液体不漏出。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