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0497.9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红;贺旭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41/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0442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空调 冷却水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水冷空调均为单台独立运行,每台空调由一台潜水泵和连接管路构成循环水系统,并不断为淋水系统循环加水。当循环水的水质差时,通过空调的清洗按钮将污水排出,然后由进水阀补充清水,使循环水系统中的冷却水达到预定水位。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运行中用水不稳定,压力会突然升高而影响部分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潜水泵经常烧坏,故障率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从而克服单台独立运行的水冷空调故障率高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水冷空调包括内循环管路和内集水箱,冷却水节能系统包括:清水池,用于提供冷却水;进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总进水管,总进水管上设有总进水阀和离心式水泵,离心式水泵用于将冷却水压入总进水管内,且离心式水泵由变频器控制,用于保持恒定的进水水压;以及多个进水歧管,多个进水歧管均从总进水管分出,且多个进水歧管与内循环管路连接,进水歧管上设有进水阀;以及回水管路,回水管路包括,总回水管;以及多个回水歧管,多个回水歧管均与总回水管连接,且回水歧管与内集水箱连接;其中,清水池与自动补水装置连接,自动补水装置用于为清水池补充冷却水。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冷却水系统还包括污水池,污水池与总回水管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污水池的上部与清水池连通。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清水池上设有水位感应器,且冷却水节能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水位感应器的缺水信号后向自动补水系统发出加水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节能系统为多台水冷空调提供冷却水,且离心式水泵通过变频器控制,以实现进水水压的恒定,大大减小了对空调内的部件的损伤,故障率降低;且进水阀和回水阀的隔断使维修方便;而且系统的管路设置简单合理,易于实现,操作方便,集中控制程度高,在实现水冷效果的同时较少设备投入,从而降低电耗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水冷空调,2-内循环管路,3-内集水箱,4-排水阀,5-进水阀,6-总进水阀,7-压力表,8-离心式水泵,9-自动补水装置,10-清水池,11-污水池,12-总进水管,13-总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所示,水冷空调1内包括冷却水的内循环管路2,以及其底部的内集水箱3,空调内产生的污水收集在内集水箱3内。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水冷空调的冷却水节能系统上连接有多台水冷空调1,水冷空调1的内循环管路2内的冷却水由清水池10通过进水管路提供,进水管路包括总进水管12和与每个水冷空调的内循环管路2连接的进水歧管,每个进水歧管上设有进水阀5。清水池10与第一台水冷空调1的进水歧管之间的总进水管12上依次设有离心式水泵8、压力表7和总进水阀6。清水池10上设有水位感应器。作为一个实施例,离心式水泵8的功率为11KW,为30台水冷空调供水。如图1所示,冷却水节能系统还包括自动补水装置9进行补水。
水冷空调1的内集水箱3内收集的污水通过回水管路输送至污水池11。回水管路包括总回水管13和多个回水歧管。内集水箱3内的污水通过回水歧管流入总回水管13内,总回水管13内的污水流入污水池11,污水池11用于对污水进行沉淀。污水池11的上部与清水池10连通。如图1所示,回水歧管上设有排水阀4。
作为一个实施例,清水池10和污水池11为一个大水池隔成的两个小水池,清水池10与污水池11之间设有间壁,间壁的高度高于清水池10的上限水位,如图1所示。当污水池11内的冷却水到达间壁的顶端时,冷却水从污水池11自溢进入清水池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4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KVM遮阳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整机柜的低成本高密度扩展式存储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