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载电动二轮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0829.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盛荣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0 | 分类号: | B62M6/40;B62K11/00;B62K25/04;B62H1/02;B62L3/04;B62J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5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电动 二轮 摩托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重载电动二轮摩托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主要做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其载重量有限。由其结构的限制一般不能承担较重货物的运输。但是,电动车节能环保的优点在广大农村和一般中小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人们非常希望选用电动车作为最好的运载工具,尤其是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频发,一些大城市开始禁行。此举直接影响到快递业务。快递业以及广大农村亟待市场推出一种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便捷、载重量大以及坚固耐用等特点的大电力二轮重载电动摩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重载电动二轮摩托车,载重量大、坚固耐用,采用前轮大后轮小结构,跨越性能好,适合走不平整的路面;双肩四腿减震前叉结构可抵御不同方向来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因载重量大停放困难,设计了线拉车梯手柄。当需要车辆停放时,拉动“线拉车梯手柄,使双腿车梯着地,再将车后移,车梯即可支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载电动二轮摩托车,包括电池及电机、刹车总成、前后车轮、车把、前叉、车体、前后轮避震器和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前车轮大于后车轮,所述前叉主要由上半部三管,下半部四管通过横向上下两层肩板焊接成一整体,构成框架式双肩四腿加重前叉,所述双肩四腿加重前叉通过前叉立轴贯穿于上下两层肩板及前梁管与车体固接成整体,所述后轮设有四个重磅减震器,所述电池置于全车重心最低点的车体驾驶员脚下最低处。
所述车体底部靠近后轮位置销接有加固双车梯,所述加固双车梯与车梯拉线一端连接,车梯拉线另一端分别与线拉车梯手柄以及断电开关连接,所述线拉车梯手柄与车体固定架销接。
所述刹车为左右脚踏式刹车,所述左右脚踏式刹车分别通过刹车拉线与后轮刹车总成连接,所述左右脚踏式刹车并与断电开关连接。
所述车体的后轮上方设有折叠式上下两层货架,折叠式上下两层所述货架分别通过合页折叠或展开。
所述座椅上设有插拔式椅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电力,二轮重载电动摩托。它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便捷、载重量大、坚固耐用等特点。是广大农村和小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最好的运载工具。,跨越性能好,适合走不平整的路面,后轮是主动轮,粗小的后车轮,轮径小力臂也小扭力大、省电。粗轮加强了抓地的稳定性。把最重的电池设在脚下最低处,将全车的重心移到了最低点,更保障了该车的稳定性。“双肩四腿加重前叉”既减震又坚固,可抵御来自不同方向的冲击力,非常安全。后轮由四个重磅减震器支撑,这样的前后强减震,能在最大载重量时骑行也会舒适安全。为确保更安全还另设了左右两个脚踏刹车,可以分别踩踏,也可以同时踩踏。并且在踩脚刹时,还拉动了断电开关,使其先断电后刹车。为了适应重载的需要,解决搬动车吃力的难题,非常人性化地特设了“线拉车梯手柄”。当需要该车停放时,拉动“线拉车梯手柄,使双腿车梯着地,再将车后移,车梯即可支稳。同时也拉动了另一个断电开关,使全车断电,停车时也确保绝对安全。为了载货方便、适用,特设了左右对称的两层货架,均可折叠打开,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载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载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2、电机,3、刹车总成,4、5、前后车轮,6、车把,7、前叉,8、车体,9、前后轮避震器,10、座椅,11、插拔式椅背,12、前梁管,13、圆锥滚子轴承,14、合页,15、加固双车梯,16、车梯拉线,17、车体固定架,18、左右脚踏式刹车,19、刹车拉线,20、折叠式上下两层货架,21、前叉立轴,22、线拉车梯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盛荣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盛荣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0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两自由度仿人手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