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NFC电子充值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127.7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峰;王兴刚;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10 | 分类号: | G07F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曾晖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fc 电子 充值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磁领域,尤其涉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电子充值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行业广泛发行各种话费充值卡。现有充值卡多为纸质或塑料制成,上面包含文字区、数字区、密码区以及条码区等。密码区多用保护层覆盖,用户充值时需要将保护层刮开,并在通过语音、短信以及网络等各种充值方式进行充值时,均需用户手工输入充值卡密码,比较麻烦,形式单一且效率较低,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此外,在充值卡使用过后通常就废弃了,没有再利用价值。
现有的一些改进的方法,有一种是通过二维码充值卡进行充值,即在充值卡上印有二维码,然后用户采用摄像头识别二维码图像信息,从而减少用户手工输入充值卡密码的过程,但此方式需要用户打开手机摄像头并对准拍摄,因此效率并不高。
还有一种是引入了光盘话费充值卡,光盘话费充值卡在光盘卡片表面设有保护膜,而在另一面印有话费数据密码,并在话费数据密码上涂盖有不透光的覆盖层。简单来说,这种技术与现有充值卡相比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只是印刷载体,一个是光盘一个是卡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高充值操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NFC电子充值卡,包括:
嵌入并固定在近场通信(NFC)电子充值卡中的天线;以及
与所述天线电连接,并携带包括充值金额和充值密码的充值信息的NFC芯片。
进一步,在所述天线以及所述NFC芯片的正反两侧均覆盖的不透光的保护屏蔽膜。
进一步,所述天线以及所述NFC芯片所占尺寸小于等于所述保护屏蔽膜覆盖区域的尺寸。
进一步,所述NFC电子充值卡为纸质或者塑料制。
本实用新型中,在NFC芯片中携带充值金额和充值密码,当用户充值时,手机的NFC模块只要靠近该充值卡并进行射频扫描,即可读取充值金额和充值密码,并执行充值操作。因此,充值操作效率高。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NFC电子充值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应用方面,现有的NFC技术主要可用于卡模拟、读卡器以及点对点信息交换等应用领域。其高效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被业界广泛认可。尽管如此,在电子充值卡领域里,NFC技术尚未被应用。
运用NFC技术,在读卡器模式的支撑下,将NFC芯片与天线物理嵌入到充值卡并加以正反两侧的图层保护。通过使用安装NFC读写功能的手机与充值卡的短距离接触连接,实现快速读取数据,快速充值等功能。
NFC电子充值卡亦有读取与写入两项功能,不仅可以作为传统充值卡使用,亦可以向其中写入数据,用作电子名片,标签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NFC电子充值卡的结构示意图。该充值卡包括:
嵌入并固定在近场通信(NFC)电子充值卡中的天线110;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1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 下一篇:基于4G网络的人像识别排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