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配光系统的LED光引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291.8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伍永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系统 led 引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照明设备,具体是一种具有配光系统的LED光引擎。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 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其核心部件是LED芯片。作为备受瞩目的新一代光源,具有体积小、光通量大、全固态工作、结构紧凑、绿色无污染、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其典型出光特性为半空间朗伯光源,直接应用容易造成亮度分布不合理、眩光等缺点,所以通常灯具应用中均采用二次配光技术进行重新配光,各种LED 光学透镜成为最理想的二次配光技术。目前二次配光透镜均采用硅胶或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 等光学塑料材料制作,通过非成像光学设计透镜外形,利用折射、反射等光学效果改变LED 光线射出方向,对LED 发出的光源进行重新分配,从而得到预期的照度分布。常见的二次配光透镜设计需要考虑芯片本身的发光特性,针对不同的LED 芯片或不同的LED 封装,由于芯片发光特性存在差异,更换芯片后,就需要对二次光学透镜进行重新设计以满足同样的照度分配需求,即二次光学透镜的通用性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芯片需要设计不同的透镜,这就增加了高昂的透镜开模成本,不利于普遍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中,LED 灯具的二次配光透镜的配光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致使经过二次配光透镜配光发出的LED 光源依然存在光线眩光、光线分布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公开号为CN101943368A 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LED 聚光透镜,所述透镜为圆台形透镜,透镜后端面开有圆柱形的第一折射槽,其前端面开有圆柱形的第二折射槽,透镜外侧壁为全反射面,第一折射槽和第二折射槽的槽壁形成折射面,其提供了一种光束发散角小、高聚光、光效高的LED 聚光透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LED 形成的非圆形光斑、光斑不均匀的缺陷。但是二次光学透镜通用性的局限性、光线眩光、光线分布不均匀技术问题依然存在。
因而,有必要提供改良的一种大功率配光系统,以便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光透镜通用性的局限性问题以及LED光源存在眩光和光分布不均匀的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通用性能好,配光效果光线分布均匀、柔和的一种具有配光系统的LED光引擎。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配光系统的LED光引擎,其包括散热器,反光杯,镜片及前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前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区,安装区的中心位置通过压盖将LED光源固定在散热器上,所述反光杯的下端口与压盖对接,其中LED光源表面还覆盖有配光镜,配光镜截面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状,其外斜面上设置有若干级由外向内逐渐向上攀升的台阶,台阶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反光槽。
所述的LED光源为COB面光源。
所述的配光镜下端通过若干立柱支撑在固定环上,所述的固定环夹持在反光杯与压盖之间。
所述的立柱设置有3个均匀阵列分布在配光镜与固定环之间。
所述的配光镜由透明玻璃或亚克力材质制作。
所述配光镜上的反光槽的内槽壁与槽底为平面状,外槽壁为内凹圆弧状。
所述的配光镜与COB面光源间的距离为10-15cm。
所述的反光槽为同心圆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透镜通过支架覆盖在光源表面,与光源间没有具体的连接,因此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节省开模费用,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配光镜的配光后,该灯具发射出的光线柔和均匀无眩光,同时,配光镜增大了光源的发光面积,令该灯具的照射范围更加宽广。
附图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配光镜与光源装配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光线发射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乐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2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