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羽毛球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393.X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家 |
主分类号: | A63B61/00 | 分类号: | A63B61/00;A63B6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羽毛球 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网架,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拱形羽毛球网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人们从饮食、作息习惯、体育锻炼等多种途径来达到增加体质、保持健康的目的。所以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健康不可缺少,羽毛球运动可以舒展人体四肢,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选用。
一般,参加羽毛球运动需要到羽毛球场馆,而羽毛球场馆占地面积大,费用高,使很多人在选择其作为健身项目时不得不自己考虑。另,一般羽毛球场馆在一个城市的数量有限,从家里去羽毛球场馆的路上会浪费大量时间。本身现在生活节奏就很快,压力很大,没有大量的时间去做体育锻炼,将大量时间浪费在路上,锻炼的时间就很少。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并不能够将网绷的很平,使顾客满意,并且很多网架存在头重脚轻,稳定性不够,微风一吹就容易翻倒。因此,需要一种架设方便、成本低廉、可以自由携带的,并且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将羽毛球网绷紧的羽毛球网架。
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并不能够将网绷的很平,使顾客满意,并且很多网架存在头重脚轻,稳定性不够,微风一吹就容易翻倒。因此,需要一种架设方便、成本低廉、环保的、可持续使用的、方便携带的,并且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将羽毛球网绷紧的羽毛球网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竖直设置在所述横杆两端的支撑杆、及两根稳定杆,所述的支撑杆之间装有羽毛球网,其特征在于:该横杆由n节小弧形杆和n+1节大弧形杆交错套接而成,该小弧形杆和大弧形杆的截面呈矩形环状,且所述小弧形杆可收容在所述大弧形杆内,n>1;所述的横杆可拆卸式装设在所述的支撑杆上,所述的稳定杆分别可拆卸式装设在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并与该支撑杆垂直;该横杆呈从两端至中间逐渐向装设羽毛球网一侧凸起的拱形,所述的支撑杆呈拱形,且该支撑杆的中间部位向装设羽毛球网一侧凸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支撑杆靠近所述横杆一侧的表面上设有连接杆,所述横杆通过该横杆的两端插合在所述连接杆上与该支撑杆相连;所述稳定杆的中部设有一插接杆,该支撑杆通过其靠近所述横杆的一端插合在该插接杆上与所述的稳定杆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连接杆和插接杆均为空心方管,且该连接杆和插件杆分别内置V型卡簧,所述的横杆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V型卡簧配合的圆孔,且该支撑杆靠近所述横杆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杆内的V型卡簧配合的圆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小弧形杆的两端内置V型卡簧,所述的大弧形杆两端设有与所述V型卡簧配合的圆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撑杆的和与该上支撑杆相套接的下支撑杆组成,所述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均为截面呈矩形环状的弧形杆,所述上支撑杆的连接端设有V型卡簧,该下支撑杆的连接端设有圆孔,所述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通过V型卡簧与圆孔固定相连以防止其相对转动,套接后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的弧形凸出方向一致,并且该方向均为从支撑杆指向羽毛球网。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下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固定该羽毛球网的通孔,该通孔距支撑杆顶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羽毛球网的高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构成所述横杆、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和稳定杆为不锈钢空心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横杆竖直向上拱起,支撑杆水平向安装羽毛球网的一侧拱起,支撑杆向外拉开羽毛球网,使得羽毛球网绷平,防止羽毛球网过松下垂,保证了羽毛球网架的使用性;支撑杆、横杆和稳定杆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且该横杆可收缩,方便安装、拆卸,且携带更加便宜;两根稳定杆呈一字形平行装设,确保羽毛球网架的稳定性,防止其因自身重力不平衡而导致倾斜;采用空心方管设计,钢管内置V型卡簧、及与V型卡簧配合的通孔设计,防止钢管转动,破坏弧形,保证支撑杆和横杆对羽毛球网的张力;采用空心不锈钢管,不仅轻量化设计、减轻重量,而且无需涂漆防锈,更加环保;使用较少的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羽毛球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下支撑杆的正视图。
图4是下支撑杆的俯视图。
图5是上支撑杆的正视图。
图6是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家,未经杨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3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