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717.X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5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智能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车架 组合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制造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是摩托车中各个部件的支撑。参见图3,摩托车车架主要由立管30、上主管32、主支承管43、下主管31、左前管33、右前管34、左后管38、右后管39、上横管35、下横管36等焊接而成,在下主管3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套管311,在主支承管的中部设置有发动机上悬挂套管431,在左前管33和右前管34的下均端设置有发动机悬挂座,在该发动机悬挂座44上设置有发动机下悬挂套管37,在左后管38和右后管39上均设置有后减震支撑板40,在该后减震支撑板上设置有轴孔401,在左后管和右后管的尾端还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41、后扶手后支承,在后扶手后支承上设置有孔42。
在实际生产焊接时,通常先将摩托车车架零部件焊接组成为两个分体总成,即由立管30、下主管31、主支承管43、上主管32等焊接组成的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和由左前管33、右前管34、左后管38、右后管39、上横管35、下横管36以及发动机悬挂座等焊接组成的后分体总成,然后再将两个分体总成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空间异形结构。
在焊接时,需要保证摩托车车架后分体总成的左右对称对面与摩托车车架前分体总成的左右对称平面尽量重合为一个平面,但是,由于摩托车车架的各个管件大多为不规则的弯曲形状,其各自具有不同的弯曲回弹变形量,导致在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时,其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焊接连接处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横向误差更大,进而产生焊接精度差、焊接处强度不足以及摩托车车架对称度不佳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的前分体总成和后分体总成进行准确装夹定位,控制其弯曲变形量以及横向、纵向误差,提高摩托车车架的焊接精度和强度,提高摩托车车架对称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车架组合焊接夹具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前端的第一基座、固定在底板后端的第二基座、固定在底板中部两侧的两个前管支座,在第一基座上固定有立管定位柱,立管定位柱上端向底板后端倾斜,其倾斜度与摩托车车架立管的倾斜度一致,两个前管支座的上部穿插支撑有第一销杆。
在第一基座与前管支座之间且靠近第一基座的底板上固定有下主管支座,该下主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两根第二销杆。
在底板上位于前管支座和下主管支座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主支承管支座,该主支承管支座的上部呈U形,其上横向穿插支撑有第四销杆;在第一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伸向两个前管支座之间,并位于第一销杆上方的上横管支撑块,该上横管支撑块在靠近第一支撑柱处沿横向穿插有第三销杆,该上横管支撑块在其外端顶面沿横向开设有上横管限位槽,在第一支撑柱上还穿插有伸向上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上横管压杆。
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连接有前管横向定位块,其位于位于上横管支撑块的下方,并位于两个前管支座之间,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发动机悬挂座之间的距离,在该前管横向定位块的两侧端面上均开设有与第一销杆同轴线的销杆孔,第一销杆的内端可伸入该销杆孔内。
在位于两个前管支座之间的底板上固定有下横管支撑块,该下横管支撑块的顶面沿横向开设有下横管限位槽;在底板上位于下横管支撑块与第二基座之间固定有第二支撑柱,该第二支撑柱上穿插有伸向下横管限位槽上方的下横管压杆。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靠近前管支座的一侧沿横向对称布置固定有两只后管支座,和一只后管横向定位座,后管横向定位座位于两只后管支座之间,该后管横向定位座的长度等于摩托车车架上两个后减振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在后管支座的上部插装有第五销杆,在后管横向定位座上沿横向开设有销杆孔,第五销杆可穿插在该销杆孔内,使第五销杆穿插支撑在后管支座和后管横向定位座上。
在第二基座的顶部远离前管支座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支撑柱,在第三支撑柱上端固定有两只后扶手后支承定位柱;在第二基座顶部固定有第四支撑柱,其位于第三支撑柱与后管横向定位座之间,该第四支撑柱上设置有挡泥板后支承压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智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智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挂式多用途升降拉压机
- 下一篇:一种辅助焊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