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潜式下水驳船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1733.9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5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鹰;朱娜娜;曾晓芹;杨金亮;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4 | 分类号: | B63B11/04;B63B43/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潜式 下水 驳船 压载舱 水密 舱壁开孔 透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半潜式下水驳船的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
背景技术
半潜式下水驳船,具有帮助其它大型船舶下水和浮船坞功能,因此需较大的平甲板空间。传统设计每个压载舱需设置一根透气管,主甲板上需布置了大量的透气管结构,从而减少了平甲板空间,不能实现大型船舶和平台结构的下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了主甲板净空间,同时节省了安装时间和管件耗材的使用量的半潜式下水驳船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半潜式下水驳船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包括相邻的若干压载舱,其中第一压载舱连接有透气管,所述透气管包括设在压载舱外部管段以压载舱内部管段,所述第一压载舱与第二压载舱、第二压载舱与第三压载舱的水密舱壁上分别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管的上段部分连接有溢流止回阀,所述透气管的下端连接有止回阀。
作为优化,所述压载舱的数量为2~3个。
作为优化,所述溢流止回阀设在溢流舱内。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管与水密壁通过穿舱件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孔的的总合计面积不小于压载注入管横截面积的1.25倍。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管的横截面积不小于压载注入管横截面积的1.25倍。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管压载舱内部管段末端距离压载舱顶部的距离为100mm。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管引至安全甲板以上至少760mm。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管压载舱内部管段延伸到第一压载舱、第二压载舱或第三压载舱中的任意一个压载舱。
作为优化,所述透气孔设在水密舱壁的顶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2~3个压载舱共用一根透气管的设计,解决了现有船舶透气管占用主甲板空间的技术难题,在保证正常透气的情况下,从而利用了甲板的净空间,来实现了大型船舶及平台结构的下水,这种设计减少了管材的使用量和安装工时,同时降低了阀、附件等成本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透气管安装示意图。
图3为溢流阀安装结构图。
图4为水密舱壁上透气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4所示的一种半潜式下水驳船压载舱水密舱壁开孔透气结构,包括相邻的3个压载舱,其中第一压载舱11连接有透气管2,透气管2包括设在压载舱外部管段以及压载舱内部管段,第一压载舱11与第二压载舱12、第二压载舱12与第三压载舱13之间的水密舱壁上分别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设在水密舱壁的顶部,透气管2的上段部分连接有溢流止回阀4,溢流止回阀4设在溢流舱6内,透气管2的下端连接有止回阀5,透气管2与水密舱壁通过穿舱件7连接,透气孔3的的总合计面积不小于压载注入管横截面积的1.25倍,透气管2的横截面积不小于压载注入管横截面积的1.25倍,透气管2 末端8距离压载舱1顶部的距离为100mm,透气管2引至安全甲板以上至少76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每个压载舱使用一个透气管改造成2到3个压载舱使用一根透气管的结构,并在其他相邻的两个压载舱的水密舱壁上开透气孔,并在透气管上设置溢流管结构,避免压载舱超压,透气管末端设有一个止回阀5,具有防止压载水倒流进透气管内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17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折叠船
- 下一篇:一种机泵舱简易吊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