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跟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555.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陈启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5/12 | 分类号: | C03C25/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纤过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跟胶机构。
背景技术
玻纤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所以玻纤在有些情况下使用时要进行过胶,目前过胶方法是人工过胶居多,也有机器过胶,目前使用的过胶机结构简单,没有设置跟胶机构,使用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当胶水减少,胶水上平面下降时,玻纤就会沾不到胶水,此时就得人工调节过胶轮的高度,很不方便,还会出现断续过胶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跟胶机构,该机构自动调节过胶架高度,避免了断续过胶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跟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电机、丝杠、丝杠滑块、跟胶架与跟胶探头,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丝杠上端连接在所述电机上,所述丝杠滑 块固定在所述跟胶架上,所述丝杠滑块套在所述丝杠上,所述跟胶探头设置在所述跟胶架右臂的下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跟胶探头和所述电机电连接。
还包括光杆、光杆滑块、光杆固定座,所述光杆固定座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光杆安装在光杆固定座上,所述光杆滑块安装在跟胶架上,所述光杆滑块与所述光杆套接连接,光杆的使用可以使过胶架移动时更加平稳。
所述跟胶架右臂下端设置有跟胶探头支架,所述跟胶探头通过所述跟胶探头支架连接在所述跟胶架右臂上,跟胶探头探测胶水上平面的高度变化。
还包括丝杠固定座,所述丝杠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下端,所述丝杠下端与所述丝杠固定座活动连接,两端固定的丝杠转动起来更平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机构使用方便,可以自动调节过胶轮的高度,避免了断续过胶现象的发生,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丝杠,3、光杆固定座,4、光杆,5、固定板,6、跟胶架,601、跟胶架右臂,7、丝杠固定座,8、过胶导轮,9、跟胶探头支架,10、跟胶探头,11、丝杠滑块,12、光杆滑块,13、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跟胶机构,包括固定板5、电机1、丝杠2、丝杠滑块 11、跟胶架6与跟胶探头10,固定板5安装在跟胶机构以外的机体上,固定板5固定不动,电机1安装在固定板5上端,丝杠2上端连接在电机1上,下端固定在丝杠固定座7上,丝杠固定座7安装在固定板5上,丝杠滑块11安装在跟胶架6上,丝杠滑块11套在丝杠2上,光杆固定座3安装在固定板5上,光杆4安装在光杆固定座3上,光杆滑块12安装在跟胶架6上,光杆滑块12套在光杆4上,跟胶架6右侧是跟胶架右臂601,跟胶探头支架9设置在跟胶架右臂601的下端,跟胶探头10安装在跟胶探头支架9上,过胶轮8安装在跟胶架右臂601下端,跟胶轮8下边缘低于跟胶探头10下边缘,电机1和过胶探头10都与控制单元13,电连接。
过胶轮8下边缘浸没在胶水中,当胶水上平面上升或下降时,过胶探头10探测到信号,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13,控制单元13控制电机1工作,电机1转动带动丝杠2转动,丝杠2转动驱使丝杠滑块11上下移动,丝杠滑块11带动过胶架6一起上下移动,光杆4可使过胶架上下移动时更平稳,过胶支架6上下移动以保证过胶轮8浸没在胶水中的深度不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5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焰煅烧石灰窑
- 下一篇:玻璃蚀刻机的鼓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