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581.6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肖国磊;刘黎;刘岩;邵先军;李思南;曹俊平;陈斌;陈晓锦;周平;沈中元;闫东;顾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S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电器 故障 定位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组合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组合电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器,按接线要求组成一个整体而各电器仍保持原性能的装置。
为保证组合电器故障后快速恢复运行,需要对组合电器的故障进行准确定位。目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常用的检测手段有特高频检测、超声波检测。特高频检测需要利用高速采集示波器和信号线,因此,容易受到现场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影响。超声波检测相对特高频检测较方便,但也容易受到现场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如何提供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避开现场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以解决在对组合电器故障测试过程中现场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问题。
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包括:
多个振动传感器,各所述振动传感器均固定在组合电器的壳体上,用于采集所述组合电器故障时的机械振动信号;
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等数量的信号发射器,每个所述信号发射器与一个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获取与该信号发射器连接的所述振动传感器输出的机械振动信号,并对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之后发送;
与各所述信号发射器均连接的信号通讯装置,所述信号通讯装置用于接收各所述信号发射器发送的机械振动信号,并转发该机械振动信号;
与所述信号通讯装置连接的主机,所述主机用于获取所述信号通讯装置转发的各机械振动信号,并依据所述各机械振动信号确定所述组合电器的具体故障位置。
优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通过信号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滤波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天线;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用于对接收的机械振动信号放大;
所述信号滤波电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连接,所述信号滤波电路用于对放大后的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所述信号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滤波后的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模数转换;
所述天线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所述天线用于发送模数转换后的机械振动信号。
优选的,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天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连接的数据缓存器。
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所述信号滤波电路、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据缓存器以及所述串行通讯接口均设置在屏蔽盒内。
优选的,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供电电源为电池。
优选的,所述信号通讯装置包括:天线和与所述天线连接的串行通信接口。
优选的,所述信号通讯装置设有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所述信号通讯装置通过所述USB接口与所述主机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主机连接,用于显示各机械振动信号。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通过采集组合电器故障时的机械振动信号,确定组合电器的具体故障位置。由于振动传感器采集机械振动信号过程只与组合电器的响应频率有关,并不受现场的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影响,因此,有效解决了在对组合电器故障测试过程中现场电磁场及声波干扰信号的问题,从而保证了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电器故障定位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组合电器中放电源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通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适应型锂离子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
- 下一篇:变压器耐压测试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