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3970.9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4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段兴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移动 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汽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在某些方面还不是尽善尽美,如长时间车辆停放、忘记关掉车内电子设备等,会造成电池亏电,不能启动车辆,亟待改进。
另外,充电产品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支撑,如果和充电装置进行分开摆放不仅于外观上造成不美观,而且也不利于使用者方便快捷地对充电过程中的充电产品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该移动电源体积小,质量轻,可方便随身携带,并能为各种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置有控制面板及电池主体,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池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DC接口、USB接口、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及笔记本充电接口,所述DC接口、USB接口、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及笔记本充电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侧边;所述壳体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上表面匹配凹槽一侧处卡持设置有翻盖,所述凹槽另一侧卡持有挡片,所述挡片绕所述凹槽侧部来回翻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一侧开设有贯穿壳体的卡孔,所述翻盖匹配卡孔处凸设有卡臂,所述卡臂卡持在所述卡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臂呈箭头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一侧卡持有缓冲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片为采用EVA材质的泡棉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轻触开关用于控制调节所述电池主体的电源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分别对应电性连接DC接口、USB接口、汽车启动输出接口或笔记本充电接口,所述轻触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的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通过设置USB接口、汽车启动输出接口及笔记本充电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集成了移动电源及车载充电器等功能,同时设置凹槽及翻盖构造,能将充电产品稳定地进行卡置,方便充电产品在充电过程中进行使用,另外,采用卡臂及卡孔的构造降低了壳体的整体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的壳体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安置有控制面板20及电池主体30,所述控制面板20与电池主体30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0电性连接DC接口40、USB接口50、汽车启动输出接口60及笔记本充电接口70,所述DC接口40、USB接口50、汽车启动输出接口60及笔记本充电接口70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10侧边,所述DC接口40用以将外界电源的电能提供给所述电池主体30充电;所述电池主体30用以提供所述控制面板20工作所需电源,所述控制面板20用以将电池主体30提供的电源转换成不同的输出电压分别提供给USB接口50、汽车启动输出接口60及笔记本充电接口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上表面设置有轻触开关80,所述轻触开关80与所述控制面板20电性连接,所述轻触开关80用于控制调节所述电池主体30的电源输出;其中,所述USB接口50可为输入电压为1A或2A的手机等数码产品进行充电,所述汽车启动输出接口60用以提供12V或24V的输出电压,所述笔记本充电接口70用以提供12V或19V的输出电压,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上表面设置有若干指示灯90,所述指示灯90分别对应电性连接DC接口40、USB接口50、汽车启动输出接口60或笔记本充电接口70,所述轻触开关80用以控制所述指示灯90的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慧衍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3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