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定位灌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4597.9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牛琳琳;魏洁;孔红娟;孙培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琳琳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王逢伍 |
地址: | 4500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恒温 定位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恒温定位灌肠管。
背景技术
药物保留灌肠时需要使药物进入直肠时,具有合适的温度才可以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直肠可耐受的温度为40~42℃,低于40℃则不能使直肠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扩张开,必然会影响灌肠药物的吸收,而高于42℃则有可能造成直肠粘膜的灼伤,故而保留灌肠时应把握好药物进入直肠时的合适温度。现有灌肠管长度较长,而且没有保温装置,导致药物保留灌肠的温度不可控制,仅仅适用于一般灌肠术,无法达到药物保留灌肠的要求。故而在灌肠管上形成保温层,可有效地提高药物保留灌肠的疗效。直肠前窝具有明显的药物容纳量,为药物保留灌肠的最佳位置,其距肛门10cm左右,故灌肠管进入直肠的深度应控制在10-12 cm, 现有灌肠管仅依靠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来进行深度的把握,否则就需要反复调节深度,必然会造成患者痛苦,因此,灌肠管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恒温定位灌肠管,可有效解决现有灌肠管仅依靠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来进行深度的把握,否则就需要反复调节深度,必然会造成患者痛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身和管头,管身前端装有可拆卸的管头,管头上靠近管身的部分设有定位阻隔器,管身内的空腔,构成管腔,管身由外层、锡纸层、真空层和内层构成复合的空心结构,外层内为锡纸层,锡纸层内为真空层,真空层内为内层,定位阻隔器前端的管头部分长11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简单、易于操作,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是灌肠管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身横截面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管身和管头,管身1前端装有可拆卸的管头3,管头3上靠近管身的部分设有定位阻隔器4,管身1内的空腔,构成管腔2,管身1由外层5、锡纸层6、真空层7和内层8构成复合的空心结构,外层5内为锡纸层6,锡纸层6内为真空层7,真空层7内为内层8,定位阻隔器4前端的管头部分长11cm。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定位阻隔器4最宽处为3cm。
所述的管身1长为50cm。
所述的锡纸层6和真空层7构成管壁复合保温结构。
所述的管身1、管头3均为圆形。
所述的定位阻隔器4为边部薄,向中心渐厚的圆形体,其直径大于管身、管头直径,构成管头3的定位及管身1的阻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是,将一次性管头3装在管身1上,一次性管头3的长度刚好为灌肠管进入直肠的深度,不需要利用医护人员的操作熟练度来进行深度的把握,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管身1的结构具有保温作用,药物可以一直保持合适的温度,有效达到药物保留灌肠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温度控制:将灌肠管官腔做分层设计,内设真空层和锡纸保温层,可有效地保证药物进入直肠时的温度和灌肠仪中设定温度的一致性。
2.定位控制:在灌肠管管头部分的11cm处做以卡槽设计,使其可以有效的防止灌肠管进入过深,并且可以保证一次性进入的有效深度,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灌肠难度。
3.分体式设计:由于该灌肠管成本较高,所以本实用新型为有效的降低成本,将灌肠管管身和管头做了分体式设计,仅仅管头为一次性,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简单、易于操作,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是灌肠管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琳琳,未经牛琳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4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