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重型电缆标志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5373.X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皮昊书;时亨通;马楠;龚海明;吴中;黄慧山;左新宇;李铎;黄新东;刘剑;刘跃;彭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7/02 | 分类号: | G09F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钟冬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电缆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重型电缆标志桩。
背景技术
电缆标志桩是标示电缆埋设位置的标志,可以告知此处有电力电缆经过,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缆,现有的电缆标志桩都是长条型的。
由于城市电网地铁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等大型工地的存在,使得大量电缆穿过施工工地,导致很多电力电缆线路埋设在工地内。由于工地内某些路段要进出重型车辆,传统的长条形的电缆标志桩阻碍了重型车辆的进出,因此无法在重型车辆进出的路段上埋设电缆标志桩,导致施工工地内经常发生外力破坏,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标志或者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重型电缆标志桩,包括:承重部分和固定部分;
所述承重部分为半圆型,所述固定部分由两个圆柱体组成,其中一个圆柱体设置在所述承重部分的中心,另一个圆柱体设置在所述承重部分的边缘以防止承重部分旋转或者移动。
其中,所述承重部分的表面附有黄色油漆涂层,并刻有警示图案和字样。
其中,所述承重部分的直径为240mm,厚度为50mm。
其中,所述固定部分的每个圆柱体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4cm。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型电缆标志桩,在能够承载重力的同时,标志电缆的路径,保证了电缆线路路径清晰,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施工工地内的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同时不妨碍工地内车辆的行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型电缆标志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型电缆标志桩的承重部分的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承重型电缆标志桩,包括:承重部分1和固定部分2;
所述承重部分1为半圆型,所述固定部分2由两个圆柱体组成,其中一个圆柱体21设置在所述承重部分的中心,另一个圆柱体22设置在所述承重部分1的边缘以防止承重部分旋转或者移动。
所述承重部分1的表面附有黄色油漆涂层,并刻有警示图案和字样。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承重部分1的表面上刻有凹字:“高压危险”字样以及闪电信号标识;字体颜色黄加红或蓝加红,字体深度为1.5MM。
另外,所述承重部分1的直径为240mm,厚度为50mm,其表面光滑,无缝隙。
承重部分1主要由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片状模塑料)加进口树脂、玻璃纤维等原材料组成,其可以承受强度压力为20T,热变形温度≥160℃。
其中,所述固定部分2的每个圆柱体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4cm,其由SMC加进口树脂、玻璃纤维等原材料组成。
具体应用的时候,选择电缆路径,并且有车辆经过的区域,将承重型电缆标志桩每隔5米平行于路面埋设,使圆柱形水泥支撑完全填实。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重型电缆标志桩,在能够承载重力的同时,标志电缆的路径,保证了电缆线路路径清晰,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施工工地内的电力电缆的运行安全,同时不妨碍工地内车辆的行驶。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是承重型电缆标志桩的一种产品形式,其它满足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产品,即使材质、器件名称、外观、器件摆放顺序等不影响产品特性的因素不相同,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53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