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振分析实验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5494.4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万叶青;徐建;杨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实验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噪声分析研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声振分析实验室。
背景技术
对于建筑物内安放振动设备(如水泵,变压器,冷却塔,空调机等),振动就可能沿着建筑结构构件向外传播,向周边房间的室内排放(辐射)低频固体噪声,这是噪声扰民问题中的一大难题,常会引发民事纠纷,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噪声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物体振动所致,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传播振动引起的噪声,或由结构受力构件自身振动产生的噪声属于固体噪声范畴,结构构件包括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等,固体噪声的频率范围主要集中在倍频程中心频率31.5Hz~500Hz的区间,频率覆盖范围为22Hz~707Hz,属于低频噪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的振动噪声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工程实际中,常见现象是振动设备安装在楼面或屋面上,设备的振动传递到建筑结构上。振动有结构构件,梁、板、柱、墙等向周边建筑传播,使周边房屋振动。向室内排放(辐射)低频固体噪声。在住宅和办公类建筑中,这样的振动噪声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起居生活和办公环境。此时,与设备间相邻的房屋内,噪声可分为:背景噪声,设备振动产生的空气声和固体声。室内噪声是这三者叠加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研究室内噪声(特别是振动产生的空气声和固体声),从而对室内噪声的消减提供理论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声振分析实验室,本实验室可以很好的由于振动产生的空气声和固体声,从而为噪声的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声振分析实验室,包括由墙体构成的封闭实验空间,所述墙体依次由外墙体、空气隔层和内墙体构成,且外墙体和内墙体通过若干隔板连接,所述隔板将空气隔层分隔成若干的空腔,且隔板上可拆卸的设有隔振器以决定是否将振动通过外墙体、隔板传递给内墙体,所述内墙体朝向室内的一面上设有可拆卸的活动层,活动层上均布有朝向室内的吸声单元,吸声单元由吸声尖劈和吸声块构成。
所述任意一个吸声单元由两块吸声尖劈和一块吸声块组成,且两块吸声尖劈相连形成锯齿状起伏,吸声块设置在两块吸声尖劈的一侧。
所述吸声尖劈为吸声材料制成的三角形劈块,且三角形劈块的一个尖角朝向室内;所述吸声块为吸声材料制成的块状体。
所述吸声尖劈和吸声块的表面密布有吸声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外墙体之间设置空气隔层,然后再使用带有可拆卸隔振器的隔板将内外墙体连接起来,从而可以根据需要来使外部的振动固体声传入室内并对其进行检测;而在室内设置可拆卸的带有吸声单元的活动层,实现了对空气声的检测和消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检测不同条件下室内噪声的构成及大小,从而为室内噪声的分析研究和消除提供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墙体,2、内墙体,3、活动层,4、隔板,5、隔振器,6、空腔,7、吸声尖劈,8、吸声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声振分析实验室,包括由墙体构成的封闭实验空间,所述墙体依次由外墙体1、空气隔层和内墙体2构成,且外墙体1和内墙体2通过若干隔板4连接,所述隔板4将空气隔层分隔成若干的空腔6,且隔板4上可拆卸的设有隔振器5以决定是否将振动通过外墙体1、隔板4传递给内墙体2,所述内墙体2朝向室内的一面上设有可拆卸的活动层3,活动层3上均布有朝向室内的吸声单元,吸声单元由吸声尖劈7和吸声块8构成。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如,所述任意一个吸声单元由两块吸声尖劈7和一块吸声块8组成,且两块吸声尖劈7相连形成锯齿状起伏,吸声块8设置在两块吸声尖劈的一侧。
如,所述吸声尖劈7为吸声材料制成的三角形劈块,且三角形劈块的一个尖角朝向室内;所述吸声块8为吸声材料制成的块状体。
如,所述吸声尖劈7和吸声块8的表面密布有吸声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5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幕墙空气循环手动开闭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墙体保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