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口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5582.4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满钒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8 | 分类号: | B65D5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口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口密封结构,适用于包装袋、包装瓶或其他具有管口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包装容器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和预防安全事故,按一定技术规范而用的包装器具。比如,包装袋或包装瓶等等。
现有技术,包装瓶是在密封处形成管口,在管口上装配管盖,借助管盖与管口的螺纹配合实现密封效果。包装袋有的采用拉链密封,有的也和包装瓶一样,是在密封处形成管口,在管口上装配管盖,借助管盖与管口的螺纹配合实现密封效果。为了防止包装瓶或包装袋在未使用前被随意开封,通常会在管盖的表面增加一圈防开拉环,使用前必须将拉环撕开,方能旋转管盖,开启包装瓶或包装袋。
但是,这种防开拉环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一、防开拉环与管盖连接,仅在连接处形成易撕开的断裂带,或在连接处形成切槽,但是,拉环与管盖的连接面仍然较大,开启时需要用较大力气才能克服防开拉环与管盖的连接,完全撕开拉环,开启费力;
二、防开拉环撕开后就从管盖上脱落,随意丢掉,不利于环保。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特别研制了一种管口密封结构,以适用于包装袋、包装瓶或其他具有管口的包装容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口密封结构,其结构简单,方便开启,使用环保。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管口密封结构,在管口的外表面形成一径向环面,在径向环面上形成径向钩;在管盖的内侧通过径向条连接一圆环,圆环内侧对应径向钩形成内凸卡,圆环在靠近内凸卡的根部与管盖之间还连接细筋条,借助内凸卡与径向钩的弯钩配合,使管盖的圆环和管口的径向环面旋转定位,实现管口密封。
所述径向钩的弯钩背面形成利于内凸卡旋转导入的弧面,内凸卡向管盖旋转开启方向倾斜,使内凸卡与弯钩配合的相反面形成利于内凸卡旋转导入的斜面。
所述管盖上还形成在盖合时与径向钩配合定位的限位台。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在管口和管盖形成对应的径向钩和内凸卡,借助径向钩和内凸卡配合实现管口密封,当用力转动管盖时,受径向钩定位作用阻碍内凸卡和圆环转动,圆环与管盖发生相对转动,圆环与管盖之间的细筋条被拉扯而断裂,圆环借助自身弹性发生变形,使内凸卡得以从径向钩中脱出,解除径向钩和内凸卡定位,此时管盖开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一、开启时,只需克服圆环与管盖之间的细筋条连接,连接面积明显减小,开启时用力小,操作方便;
二、开启后,圆环由径向条仍连接在管盖上而不脱落,不会出现随意丢掉之虞,有利于环保。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揭开管盖主体);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管盖的仰视立体图;
图5是管盖的仰视平面图;
图6是管口的俯视立体图;
图7是管口的俯视平面图。
标号说明
管口1,径向环面11,径向钩12,弯钩13,弧面14,管盖2,径向条21,圆环22,内凸卡23,细筋条24,斜面25,限位台2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管口密封结构,形成在管口1和管盖2上。
在管口1的外表面形成一径向环面11,在径向环面11上形成径向钩12。
在管盖2的内侧通过径向条21连接一圆环22,圆环22内侧对应径向钩12形成内凸卡23,圆环22在靠近内凸卡23的根部与管盖2之间还连接细筋条24。
本实用新型借助内凸卡23与径向钩12的弯钩13配合,使管盖2的圆环22和管口1的径向环面11旋转定位,实现管口密封。
为了方便管盖2组装在管口1上,此实施例在径向钩12的弯钩13背面形成弧面14以利于内凸卡23旋转导入,内凸卡23向管盖2旋转开启方向倾斜,使内凸卡23与弯钩13配合的相反面为斜面25以利于内凸卡23旋转导入。
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管盖2旋拧在管口1上,内凸卡23借助弧面14和斜面25配合而顺利地滑过径向钩12,完成管盖2在管口1上的组装。此时,若朝组装的反方向以小力气旋拧管盖2,因内凸卡23与径向钩12的弯钩13配合,使管盖2的圆环22和管口1的径向环面11旋转定位,无法开启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德威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55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