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耳部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5817.X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3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艺;单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文艺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耳部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耳部艾灸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艾灸中,一次只能艾灸一个穴位,施灸比较麻烦,而且,耳部是人体穴位最多的部位,根据我国1992年10月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耳穴名称与部位》标注,共有92个穴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统计,已经发展到136个穴位。因为耳朵凸出头部,皮肤薄,敏感度高,采用传统的艾灸器艾灸很容易造成烫伤,更没有办法灸到耳朵里面众多的穴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耳部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耳部艾灸器,包括传统艾灸器和耳炙罩,所述传统艾灸器包括上盖、下盖和艾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炙罩包括罩体,罩体下端外侧设有扎带沟槽,所述罩体内设有下凹球面形的隔片,所述隔片上设有平均分布的小孔,所述隔片底部边沿设有两个螺丝插孔。
所述罩体的直径为8厘米。
所述罩体主要起到连接原来艾灸器和里面放中药的作用;
所述隔片的的下凹球面一侧与传统艾灸器相对,起到引进艾灸器热量和防止烫伤的作用;
所述扎带沟槽主要是固定艾灸服底部,防止艾灸服脱落,起到过滤艾灸所造成的烟雾;
所述隔片底部的螺丝插孔,用于固定艾灸罩和原来的艾灸器,使他们之间成为一体,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耳部艾灸器是用一个直径8厘米的圆形塑料罩体,与传统的艾灸器组合,将圆形塑料罩体安装在传统艾灸器底部,下凹形隔片上放置中药包,罩体罩在耳廓上,这就组合成一个专为耳部设计的耳部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利用原来的艾灸器组合成耳灸器,弥补了耳部艾灸器的空白;防止烫伤,保证药效,直接通过耳窍将中药渗入体内,安全无毒素;操作方便,普及型高,成本低廉,适宜家庭养生保健使用;突破传统艾灸一穴一灸的限制,将复杂的艾灸简单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艾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耳炙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耳炙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耳部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传统艾灸器1和耳炙罩2,所述传统艾灸器1包括上盖11、下盖12和艾条盒13,所述耳炙罩2包括筒体21,筒体21下端外侧设有沟槽22,所述筒体21内设有下凹球面形的隔片23,所述隔片23上设有平均分布的小孔24,所述隔片23底部边沿设有两个螺丝插孔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文艺,未经单文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5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内置百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收缩的软性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