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6022.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3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德炉;王方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思协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38 | 分类号: | B65D25/38;H01F41/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机废线盒 简易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线圈绕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而升高或降低电压的装置。变压器通常包含两组或以上的线圈。主要用途是升降交流电的电压、改变阻抗及分隔电路。
在变压器的构造中,包括了线圈和铁芯。线圈一般都是通过将漆包线绕置于带有中心通孔的绕线装置的表面,绕线装置的中心通孔内插入铁芯。在变压器的线圈的制做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出现绕线出错的情况,或者漆包线需要接线的情况,这些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废漆包线以及一些其它的生产废品,而目前生产过程中,这些废漆包线或生产废品都是直接扔在垃圾桶中,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企业虽然会对此道工序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但是由于操作工除了将废漆包线和生产废品扔进垃圾桶中,还会将其余的一些生活垃圾也扔进去。由于生活垃圾较生产中的废漆包线和生产废品而言,经济价值很低,所以回收利用时必须分类。而由于操作工不仅将废漆包线和生产废品扔入垃圾桶,还将生活垃圾也扔进垃圾桶,导致回收时无法进行分类,回收利用较为困难。本申请人同日申请的名称为《绕线机的废线盒》的专利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在实际回收处理中,废漆包线和生产废品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仍需要进行再次分类,增加了回收后的处理成本;另外废漆包线和生产废品的混合物回收价格也远低于单独的废漆包线回收价格;而且需要另外配备操作工将废线盒内的废漆包线收走,增加了人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结构简单,将废漆包线放入废线盒内,废漆包线沿着盒底的倾斜方向通过出料口进入出料槽,最后进入废漆包线收料装置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无需另外配备操作工,减少了人力配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包括绕线机,所述绕线机的顶部设有废线盒,所述废线盒的顶部设有盒盖,所述废线盒的一侧侧壁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出料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盒盖上设有放料口。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料槽设于废线盒的下部,所述废线盒的盒底向出料槽倾斜。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废线盒的底部设有基座,废线盒通过基座固定于绕线机顶部。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基座顶面与废线盒的盒底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料槽的倾斜度与废线盒的盒底的倾斜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结构简单,将废漆包线放入废线盒内,废漆包线沿着盒底的倾斜方向通过出料口进入出料槽,最后进入废漆包线收料装置内,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废线盒的简易自动出料装置,无需另外配备操作工,减少了人力配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绕线机1,所述绕线机1的顶部设有废线盒2,所述废线盒2的顶部设有盒盖4,所述废线盒2的一侧侧壁设有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与出料槽6连通;所述盒盖4上设有放料口5;所述出料槽6设于废线盒2的下部,所述废线盒2的盒底8向出料槽6倾斜;所述废线盒2的底部设有基座3,废线盒2通过基座3固定于绕线机1顶部;所述基座3顶面与废线盒2的盒底8相匹配;所述出料槽6的倾斜度与废线盒2的盒底8的倾斜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需要放入废漆包线时,从放料口5放入废线盒2中,位于废线盒2内的废漆包线沿着盒底8的倾斜方向滑向出料口7,并从出料口7进入出料槽6,出料槽6与废漆包线的收料装置连通,废漆包线通过出料槽6进入废漆包线的收料装置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思协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思协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6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