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6463.0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0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蔡健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甬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6 | 分类号: | F16F9/3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519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导向器。
背景技术
导向器一般设有用于与管连接的圆柱体,具体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73060Y、CN202833828U、CN201757149U等所示,其中CN201757149U的摘要附图显示所述圆柱体与管连接完成后的状态,现有的导向器在圆柱体端部一般都会设置导向切面,该导向切面与管间形成一个较大的空隙,如CN202833828U、CN201757149U所示比较明显,该部分容易受到油液冲刷并最终深入管与圆柱体配合处,久而久之磨损加大,降低了管与圆柱体的连接可靠性,而CN201373060Y所示的导向器由图1也可知是设有两个导向切面,这两个导向切面分别对应套缸17、工作缸18的连接,套缸17、工作缸18具体结构均为管结构,这些连接同样受到冲刷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冲刷降低管与圆柱体的连接可靠性,且装配容易、结构简单的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器,它包括本体,本体一端为与管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由左至右包括同轴的两部分,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的直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过渡处为一环形平面,所述本体一端为与管连接的圆柱体是指圆柱体的第一部分用于与管连接,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直径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闭区间[10丝,16丝],第二部分端面设有圆角。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圆柱体的第一部分用于与管连接,这样,管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环形空隙,环形空隙的大小由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直径的差值确定,该环形空隙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使油液冲刷效果显著降低;且[10丝,16丝]范围内,不仅利于制造,而且油液中大部分杂质无法侵入环形空隙中,更进一步降低冲刷效果;第二部分端面设有圆角具有导向和缓冲作用,不仅降低油液冲击,而且便于装配;由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避免冲刷降低管与圆柱体的连接可靠性,且装配容易、结构简单的优点。
作为改进,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长度相等,这样,环形空隙具有足够进深,增强缓冲效果,更利于本实用新型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器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器的B-B向剖视放大图。
图中所示,1、本体,2、第一部分,3、第二部分,4、环形平面,5、圆角,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环形平台,9、V形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导向器,它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为与管连接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由左至右包括同轴的两部分,第一部分2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3的直径,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3过渡处为一环形平面4,所述本体1一端为与管连接的圆柱体是指圆柱体的第一部分2用于与管连接,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3的直径的差值的取值范围为闭区间[10丝,16丝],第二部分3端面设有圆角5。
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3的长度相等。
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3之间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一般是第一部分2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3的长度,但是应当尽可能具有较大的进深,这样,缓冲效果才会较好。
由左至右的方向性描述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
丝是机械设计及加工的常用单位,换算为,1丝=0.01毫米=10微米。
本体1由左至右依序设有供活塞杆滑配的第一通孔6以及用于容纳减磨套的第二通孔7,第一通孔6与第二通孔7同轴设置,减磨套也与活塞杆滑配合,第一通孔6与第二通孔7过渡处为一环形平台8,该环形平台8上径向设置两个V形储油槽9,V形储油槽9与第一通孔6连通,这样,一般来说,第二通孔7装配减磨套后,减磨套端面与环形平台8之间仍然存有间隙,该间隙呈环形围绕活塞杆,会对活塞杆表面的油膜产生影响,那么,通过V形储油槽9吸油、放油,就能够使间隙始终保持合适的油量,间隙始终保持合适的油量就能够使活塞杆在该第一通孔6、减磨套处运动时形成稳定的油膜,极大的改善了该处的润换,降低了磨损,提高了减震器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甬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甬台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6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度指示系统失效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