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四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7192.0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新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新安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G10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四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四弦,具体的说就是一种乐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传统小四弦主要为木质结构,外观保守,同时由于材料声学特性的个体差异化,即使是同样的外形及结构,其对声音的表现差异也很大,而做为小四弦主要原材料的木质板材由于受产地、气候、贮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结构上总会存在差异,对声波的共振效果不同,这就造成每批小四弦在音质上都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难以掌控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小四弦,不仅可以改善产品的外观,提高产品结构稳定性,也能在保证产品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持小四弦音质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小四弦,包括琴头、琴颈、琴体、琴弦,琴体正面设有一个开孔A,开孔A背面有一个木质支撑圈,开孔A上安装有一块固弦板,固弦板中央有一个开孔B,开孔B正面上方横跨着一块固弦桥,开孔B下方设有固弦孔,开孔B四周分布有音孔。
固弦板采用金属制造,具有改善产品外观,提高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金属材料能降低声波吸收量,提高声波反射量。音孔的改善声波的散射,同时也具有美化本实用新型外观的作用。
固弦板下安装有一套声音共振装置,声音共振装置由锥形共振铝板、下枕、下驹组成,下驹安装在锥形共振铝板的锥体顶部,下枕镶设在下驹上方,下枕上设有4道固弦槽,下枕由开孔B穿出,固弦槽高度略高于开孔B平面高度。声音共振装置固定在支撑圈上。
锥形共振铝板采用铝箔压制而成,下枕和下驹采用木质制造,可以提高琴弦的共振效果。固弦槽可以起到固定限位琴弦的作用。
琴弦一端固定在琴头正面,另一端跨过声音共振装置中的固弦槽,固定在固弦板上的固弦孔上。
使用上述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更美观,结构更稳定;同时固弦板、声音共振装置和琴体音室组成的声音共振系统,能增加音波振动效果,提高音量,令本实用新型的音质更统一、更稳定,从而也达到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琴体的木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弦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声音共振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A-A的结构剖析图;
图6是图3中B-B的结构剖析图;
图7是图4中C-C的结构剖析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枕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琴头,2、琴颈,3、琴体,4、琴弦,5、固弦板,6、声音共振装置,7、支撑圈,8、音室,31、开孔A,51、固弦孔,52、固弦桥,53、音孔,54、开孔B,61、下枕,62、下驹,63、锥形共振铝板,611、固弦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小四弦的发声原理及制作材料的声学特性而产生的发明。由于小四弦是依靠手指拨动琴弦(4)产生振动而发声,而琴弦(4)的振动区域主要集中在琴体(3)范围内,因此在琴体(3)材料的选用上更多的选择那种物理及结构特性比较稳定的金属材料,在琴体(3)上设置金属材质的固弦板(5)、材质为铝箔的锥形共振铝板(63),其安装结构如图1至图7所示。
如图1至图8所示,当手指拨动琴弦(4)时,琴弦(4)在固弦槽(611)内发生振动,振动通过下枕(61)传导到下驹(62),再传至锥形共振铝板(63),并在支撑圈(7)上产生声学共振,声波在琴体(3)内的音室(8)及固弦板(5)范围内的共振及谐振效率大大提高,不仅增大了音量,也改善了音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新安,未经江新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7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