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慢煮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092.X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锋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煮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物烹饪的慢煮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烹饪制作,不单只是追求食物的口味,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但是食物在经过高温制作时,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不可避免的会流失或是转变失去活性,从而无法被人体吸收,而且高温环境下也会造成食物的鲜嫩感变差。而有些食物并不需要经过高温就可以烹熟,食物在经过长时间降低温度(30℃~95℃)下的烹制,依然能够熟透至能够食用,而且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不会破坏流失,同时也保留了食物鲜嫩感,因此,慢煮锅便随之产生。
慢煮锅采用不直接对内锅进行加热,而是将加热装置与内锅间距设置,然后通过空气传热来加热烹制锅内食物,此种技术手段能够满足此种烹制食物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慢煮锅,烹制食物时,检测温度的装置设在锅底加热的位置,并不能对锅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从而造成温度监控不精确,另外加热装置无法对内锅进行预热,从而造成加热的时间过长或为了提高加热速度,便需要增加加热装置的功率,从而造成电能消耗大的问题。另外,不同的食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现有的慢煮锅也不能有效的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慢煮锅,其温度监控精度高,控制精准,确保了食物烹制的质量,而且能够对内锅进行预热,提高了食物烹制的效率,能耗低,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慢煮锅,用于食物的加热烹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组件和用于盛装食物的内锅,所述内锅可取放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锅的侧壁上设置于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检测组件,所述内锅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可升降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和可使所述加热组件升降的升降机构。
具体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发热件、隔热板和支架,所述发热件通过支撑片设置在所述隔热板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组件电连接,所述隔热板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自动找正机构。
具体地,所述自动找正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导轴和设置在隔热板上供所述导轴穿过的通孔,所述导轴上套设有弹簧,且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导轴穿过所述通孔的一端连接有螺母。
具体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杠杆组件和解锁组件,所述杠杆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呈对角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解锁组件相应设置有两组。
具体地,所述杠杆组件包括翘板、支撑轴、压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撑耳和相对设置在所述支架底部上的连接耳,所述翘板的一端和中部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穿设在所述连接耳上,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第二轴孔,两端架设在所述支撑耳上,所述压杆的一端抵顶于所述翘板的另一端,所述压杆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内锅的底部。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内锅底部侧边缘处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压杆穿过的压杆座,所述压杆座内设压杆弹簧,所述压杆穿过所述压杆弹簧,一端抵顶于所述内锅的底部,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翘板的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抵顶于所述内锅底部的一端还套设有压杆帽,所述解锁组件设置于所述压杆抵顶于所述翘板的一端处。
具体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滑块、电磁铁和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内的顶杆,所述压杆的一端抵顶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滑块侧面的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翘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架设有安装轴,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压杆的一端相对应的解锁缺口,所述滑块和所述安装孔内侧壁之间的所述安装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具体地,所述温度检测组件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内侧壁上,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插座,所述插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内锅的内侧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插座内,另一端连接有用于挂扣在所述内锅边沿处的挂钩,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组件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内锅为方形锅,所述安装座上其中的一对角布置有所述杠杆组件,另一对角布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内锅的支撑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锋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唐锋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0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种覆土滚筒
- 下一篇:连续式种子高效引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