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电路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098.7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缪伟麟;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6 | 分类号: | B65G47/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的送料,尤其涉及一种带计数功能且能够控制送料数量的集成电路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必须由许多大型电子电路结合才能完成的工作已渐渐由集成电路所取代,集成电路的体积比用分离元件做成的半导体构造小到数千倍,密度大大增加。为了节省资源避免浪费及生产更具效率;集成电路在晶片及承载晶片的导线架设计上已趋向高密度矩阵排列。贴晶、打线后;必须再经由结合、烘烤、打焊线、塑封及弯切成型切单等加工步骤,才能完整无误的提供使用。在集成电路作业后段封装检测作业中,集成电路为避免已成型的尺寸因传送时碰撞而遭破坏,利用设计的隧道移送至出料嘴,出料嘴的下方需排列有收料管,而后会依序依数量装填至料管内。通常情况下,收料管中收纳的集成电路颗粒数量为一设定的定值。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因种种因素造成集成电路不良品产生情况,为避免切单后不良品进入收料管中所以在切单前会先去除,所以导线框架上的颗粒数量会发生随机的缺失,导致集成电路切单后进入料管中与生产要求不符合的情况。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并提供能够计算送料数量的集成电路送料机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电路送料机构,旨在作业过程中,自动将收料管中随机缺失的颗粒数量补充完整,或者运送一设定数量的集成电路,以满足最终的生产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电路送料机构,包括集成电路分离计数机构和集成电路传送机构,其中:
所述集成电路分离计数机构包括一座体,座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分离滑道,每个分离滑道对应至少一根装配有集成电路的料管,料管中的集成电路能够落入对应的分离滑道中,所述座体上在集成电路的滑落轨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离阻挡块和至少一个下落阻挡块,所述分离阻挡块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下落阻挡块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方向均垂直于分离滑道内集成电路的滑落方向,对应于分离滑道内的集成电路还设置有一组计数传感器,用于计算滑落的集成电路的数量;
所述集成电路传送机构包括一旋转块和推送杆,旋转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座体内,旋转块内沿其径向开设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两端开放于旋转块的周面,旋转块与旋转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推送杆与第三直线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在旋转块的旋转过程中,旋转块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旋转块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送料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分离滑道的下端连通;当旋转块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送料通道处于水平位置,所述座体上对应于送料通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送料通道连通,所述推送杆的一端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者中的一者中伸入,穿过送料通道后从另一者中伸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成电路分离计数机构用于将已进入分离滑道的集成电路序列分离为单只集成电路进入集成电路传送机构,同时对分离后的集成电路进行计数。
2、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成电路传送机构用于将已通过分离计数的集成电路送至目标位置。
3、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块的截面为圆形。
4、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驱动机构采用以下机构之一:
(a)旋转气缸,旋转气缸的活塞杆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b)控制电机,控制电机的动子作为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c)直线气缸与连杆机构的组合,其中连杆机构将气缸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连杆机构为旋转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三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以下机构之一:
(a)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或第二直线驱动机构(12)或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b)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或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或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c)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丝杠螺母机构由丝杆与螺母配合构成螺旋副,控制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或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或第三直线驱动机构的作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均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阴阳极自动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内螺纹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