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孵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420.6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翔;赵上寿;牛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翔;赵上寿;牛文志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潘笑玲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孵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殖医学试验中使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卵子与胚胎的体外培养的器皿。
背景技术
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被称为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Edowrds教授也因此在201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30多年来体外受精技术发展迅速,现已日趋成熟而成为一项重要而常规的临床技术。事实上,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这个特殊的体外培养过程中,稳定而适宜的温度是人类卵子与胚胎正常发育的最基本要求。
卵子和胚胎对温度是十分敏感的,温度的波动及变化可以损伤卵子的纺锤体及染色体组合,从而产生染色体异常的胚胎。纺锤体观察仪的出现,实现了人类卵子纺锤体的活体观测。捡卵、拆蛋等一系列培养箱外操作及转移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下降,卵子内纺锤体变小,组成纺锤体的微管解聚,最后会导致纺锤体消失。成熟卵子在33℃的温度下,纺锤体会在5分钟内开始解聚,10分钟内完全消失。如果将同一卵子再加热到37℃后, 纺锤体可在10分钟内可完全恢复。而如果温度下降到28℃,纺锤体的解聚会加快,到完全消失时的时间缩短,同时加温后的恢复时间会更长。即使20分钟后也不能完全恢复冷却之前的形态。如果在温度25℃的环境下,纺锤体解体后,加温后20分钟内很难恢复。如果能够回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些数据表明室温下纺锤体一旦被解体,加温后的恢复就会有困难或需要更长时间。那么在这一恢复期间内,如果有细胞周期的变化,它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异常。现有技术目前能观察到的只是纺锤体的形态,其他细胞器和卵细胞质内观察不到的成分是否因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不十分清楚。既然低温能够改变纺锤体的形态和功能,那么它完全有可能会影响到细胞内的其它功能。这也可能是低温导致低的受精率和着床率的原因。由于受精过程是卵子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的过程,那么,染色体数目的异常,不管是增多还是减少,都会导致非整倍体胚胎的产生。
尽管体外操作时尽可能保持操作环境温度在37℃。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保持恒定。培养室的室温低于37℃,存在温差。卵子体外操作哪怕是一短暂过程,培养皿的温度仍会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卵子内部一些结构的变化。因此,卵子与胚胎的体外操作都是在37℃的热台上进行。即使维持加热台温度在37℃,仍不能保证培养皿内培养卵子和胚胎的液体小滴具有同样的温度。在室温22℃的环境下,培养皿的温度要比设定的加热台的温度低3-4℃,而在低3-4℃的温度下,除了降低卵子内的代谢之外,主要影响是对纺锤体的形态。有些卵子纺锤体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微管的数量减少,有的甚至完全解聚,导致纺锤体消失。而通过对加温装置的改进,如果将培养滴内的温度保持在37℃,更多卵子内会观察到纺锤体的存在。这些卵子在受精后,其受精率和怀孕率都会显著地提高。同样低温对其他细胞器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温度的稳定对卵子的功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染色体分裂异常,卵子在受精后会形成非整倍体胚胎。而非整倍体的胚胎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成健康的个体。另外,卵子及胚胎的体外操作,将卵子及胚胎完全暴露于实验室环境中,操作时间越长,温度变化越大,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也越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维持培养皿温度的微型孵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微型孵育器,包括:培养皿;还包括一上部开口的金属外皿,该金属外皿的内壁与所述培养皿的外壁贴合。
所述金属外皿还设有封闭其上部开口的上盖。
所述上盖的内壁周边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金属外皿的内壁上设有气槽,该气槽与连通至金属外皿外壁的进气通道相接。
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气槽切线相接。
所述金属外皿内腔贯穿至底部使得所述培养皿底部露出。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孵育器利用金属外皿的内壁包裹现有的培养皿侧壁,可以将加热台面的温度迅速传递到培养皿,使得培养皿底面和侧面温度很快恒定,尽可能减少了体外操作时培养皿中液滴温度的散失,最大程度维护了卵子和胚胎的发育不受温度波动的影响,给卵子和胚胎提供一个最佳的,尤其是稳定的发育环境,实现了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温度保持,使得试管婴儿技术的实验室操作更为简单,人员操作质量差异更小,维护了操作技术的统一性,而且美观小巧,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是卵子与胚胎体外操作中不可多得又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型孵育器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翔;赵上寿;牛文志,未经孙海翔;赵上寿;牛文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