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板咬骨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442.2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峰;董启榕;严军;李柳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28;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袁红红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板咬骨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椎板咬骨钳。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疾病日益增加,腰椎退变所导致的腰椎管狭窄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逐步危险着我们的健康。于是在这个领域的医学研究中,包括手术方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所有的手术方式包括:PLIF、ALIF和TLIF等,这些手术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手术入路,但是他们的所有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安全有效的手术路径,达到椎体间,去摘除这其中的髓核,因为髓核往往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在手术入路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咬除局部的椎板,开通局部手术通路。
因而,如何咬除局部椎板,建立有效手术通路,是脊柱外科手术的工作重心,在此类手术中,我们往往会使用的专有的手术器械是椎板咬骨钳。
椎板咬除的过程,需要脊柱外科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即便如此,还是需要局部有清晰的手术视野,但临床上往往局部出血,导致视野不清楚,手术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分辨椎管与椎板的分界,往往导致硬膜囊损伤,甚至有损伤脊髓导致瘫痪的可能。另外,现有的椎板咬骨钳容易堵塞,引起细菌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椎板咬骨钳,能够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及手术的精确度,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同时能够减少堵塞的可能,增加吸引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钳柄和钳爪,所述钳爪包括上钳爪和下钳爪,所述上钳爪和所述下钳爪互相咬合,所述下钳爪的头部向上弯曲形成一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上开设有吸引孔,所述下钳爪的内部开设有引流管腔,所述引流管腔内插设有负压引流管,所述负压引流管的头端与所述吸引孔相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管的末端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引孔为通孔,共有两个,其开孔方向在下钳爪的两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钳爪的长度长于所述上钳爪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现有的椎板咬骨钳做一定的改善,在现有的椎板咬骨钳的内部增加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的负压引流管,来清除手术视野中的出血,增加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另外,还通过在椎板钳的头端增加双通道的吸引孔,以减少堵塞的可能,增加吸引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椎板咬骨钳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钳柄,2、钳爪,21、上钳爪,22、下钳爪,221、弯曲部,222、吸引孔,223、引流管腔,3、负压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钳柄1和钳爪2,所述钳爪2包括上钳爪21和下钳爪22,所述上钳爪21和所述下钳爪22互相咬合,所述下钳爪22的头部向上弯曲形成一弯曲部221,所述弯曲部221上开设有两个吸引孔222,所述下钳爪22的内部开设有引流管腔223,所述引流管腔223内插设有负压引流管3,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头端与所述吸引孔222相连接,所述负压引流管3的末端与负压吸引装置相连接,在椎板钳内部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将手术视野中的出血清除干净,提高手术视野的清晰度,给手术者提供清晰的组织分界,以明确各个手术解剖的位置,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所述吸引孔222为通孔,其开孔方向在下钳爪22的两侧面,能够避免堵塞,增加吸引的强度。
所述下钳爪22的长度长于所述上钳爪21的长度。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专用负压吸引装置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负压引流管3和下钳爪头端的吸引孔222作用于创面,可清除手术视野中的出血,增加手术视野的清晰度,同时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小儿洗胃器
- 下一篇:一种畜牧专用的器具灭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