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承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8541.0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险峰;王林;石群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 |
地址: | 5102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储藏 设备 顶部 承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承重结构,特别涉及大型储罐或者储塔的顶部承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储罐或者储塔的顶盖上只设置有载物平台和栏杆等设施,重量比较小,因此,顶盖最多只能承受设备顶部自重、载物平台和栏杆等设施的重量以及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内部载荷或外部风、雨、雪等带来的载荷,然而,当需要在储罐或储塌顶盖上安装进料设备、搅拌设备等外部大型设备时,由于这些大型设备比较重,而顶盖重量比较小,因此,在这些设备的重力作用下,储罐或者储塌的顶盖很容易变形,甚至损坏,导致需经常更换顶盖,成本较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针对顶盖所承受外部的载荷量,以相应增加顶盖的壁厚,但是,顶盖壁厚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成本。另外,当储罐或储塌直径较大时,随着顶部载荷量的增加,顶盖壁需要更加厚才足以支撑外部重型设备以及储罐或储塌自身运行时产生的操作载荷,导致顶盖的成本急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储藏设备顶部以承受外部重大载荷的顶部承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承重结构,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钢制环形联结梁,相互平行的钢制环形联结梁之间间隔竖直设置有多个钢制柱状梁,钢制柱状梁的两端分别与邻近的钢制环形联结梁边缘连接,每个钢制柱状梁的一端沿斜上方朝圆心方向延伸,所有钢制柱状梁的延伸部分的端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承重结构,将该顶部承重结构罩于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使相互平行的钢制环形联结梁之间竖直间隔设置的钢制柱状梁与储藏设备的侧表面紧密贴合,同时,使钢制柱状梁的一端沿斜上方朝圆心方向延伸的部分与储藏设备的顶部紧密贴合,从而当需要在储藏设备顶部安装重型设施时,重型设施的将直接安装在承重结构上,不会将重力直接作用在储藏设备的顶盖上,因此,不会造成储藏设备顶盖的变形或损坏,也无需加厚顶盖壁,降低了成本;另外,由于该种承重结构是镂空设计,其整体形成笼状,因此,其在具有足够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还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该承重结构可以直接以焊接等固定方式紧固于储藏设备顶部,保证其在外部环境作用下不会偏移,使储藏设备顶部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型储藏设备的顶部承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对相互平行的钢制环形联结梁1,相互平行的钢制环形联结梁1之间间隔竖直设置有多个钢制柱状梁2,钢制柱状梁2的两端分别与邻近的钢制环形联结梁1边缘连接,每个钢制柱状梁2的一端沿斜上方朝圆心方向延伸,所有钢制柱状梁2的延伸部分的端部相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有钢制柱状梁2的延伸部分上设置多个与环形联结梁1同心的钢制环形加强梁3,从而可进一步增加承重结构的承载强度,防止外部重型设施的重力间接影响到储藏设备的顶盖4,防止顶盖4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有钢制柱状梁2的延伸部分上设置多个与环形联结梁1同心的钢制弧形加强梁5,可根据外部重型设施的重力分布以增强承重结构的局部承重能力,防止外部重型设施重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承重结构损坏,从而影响储藏设备的顶盖4。
所述所有钢制柱状梁2的延伸部分的端部围城一个方形通口6,当顶盖4中部设置凸出的开口时,该开口可伸出承重结构的方形通口6,使承重结构可紧密罩在储藏设备顶部。
所述钢制柱状梁2与其延伸部分的转折点形成弧形过渡,以防止安装过程中其锐利的尖角损伤施工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8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