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反应釜温度探头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39799.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纯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4 | 分类号: | G01K1/1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反应 温度 探头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探头套管,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反应釜温度探头套管。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是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重要设备,是整个化工工艺流程的主要生产装置之一。其中,温度探头是保证反应釜正常反应温度的核心元件。由于工艺特点,在实际的反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块状的聚丙烯固体。搅拌桨与温度探头套管的间隙只有10mm,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块状固体,由于它的大小尺寸是随机的无法控制,不易被搅拌桨搅碎。因此,块状固体就成了阻碍搅拌桨旋转的障碍物,它会将搅拌桨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挤压力传给温度探头套管,在其根部产生很大的弯曲应力,造成套管较大的弯曲变形。随着弯曲变形量的增大,会使温度探头套管的弯曲变形角度接近90度,直至探头套管贴到反应釜的釜壁。这时探头所测得的温度就不是反应釜内的实际温度,而是反应釜釜壁温度,此时温度探头传回的电信号就是一种错误的温度信号,使得控制器发出错误的指令,造成撤热系统产生错误动作,甚至会导致全线停车,给生产带来损失。更严重时,会使温度探头套管产生疲劳破裂。常见的原温度探头套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反应釜温度探头套管,其对温度探头套管的结构进行改进,提高其抗弯曲能力,减小了套管受力变形导致误报信号现象,极大提高了反应釜操作的平稳性,延长了反应釜装置连续运转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反应釜温度探头套管,分为上下两部分管体,下部分管体呈锲形,在锲形的前端铣成刀刃状,这样可以防止块状物料卡在套管上;同时锲形结构具有比原套管大得多的截面抗弯模量;所述上部分管体的顶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内由设置在套管内的卡槽固定温度计的温度探头。上述开口端的设置可以使得探头直接与反应釜内物料的液面进行接触,实时、准确的检测反应釜内物料的真实反应温度,为精确控制反应釜内物料的温度提供确切的依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部分管体的长度与下部分管体的长度比例为1.5-1:1;而现有技术中套管的上管体则大大长于下管体,本实用新型上部分管体长度比现有技术原套管的上管体的长度小,这样即使发生温度探头套管弯曲,但由于上部分管体的长度较短,就能有效地避免温度探头套管弯曲后碰到反应釜的釜壁,而造成测量温度出现偏差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下部分管体锲形的宽度与现有技术原套管下部分的直径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套管的上部分管体壁上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通孔。有利于流体在温度计探头上流动,能使套管内的热电阻温度计更为及时准确地显示反应釜内的温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通孔在上部分管体壁上对称分布。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多个凹槽,所述测温探头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壁上设置弹球,弹球与套管内壁上的凹槽卡合固定。这样可通过套管内壁上的凹槽调节温度探头插入釜体的深度,安全方便。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温度探头深入釜体的深度为釜体的1/2~2/3之间,提高了测算温度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本实用新型改进得到的温度探头套管具有与原结构的温度探头套管相同的导热能力,又大大提高了抗弯曲能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显示反应釜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套管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套管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套管上部分管体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说明如下:1-上套管、2-下套管、3-上部分管体、4-下部分管体、5-探头、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纯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纯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9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