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自适应弹性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0650.6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高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自适应 弹性 扶正 | ||
1.一种井下自适应弹性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正器链接机构(1)、弹性扶正机构(2)、滚针轴承单元(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适应弹性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正器链接机构(1)包括上锁紧接头(11)、连接中轴(12)、下锁紧端盖(13);上锁紧接头(11)上部外螺纹与牵引装置或测井仪器连接,内孔螺纹与连接中轴(12)连接,同时用以压紧调节弹簧(22)和上滚针轴承(31);连接中轴(12)为两端有定位轴肩的细长圆轴,两端外螺纹分别连接上锁紧接头(11)和下锁紧端盖(13),起连接支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适应弹性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扶正机构(2)包括滑环限位筒(21)、调节弹簧(22)、滑环(23)、上支撑滑套(24)、支撑臂(25)、万向球(23)、扶正臂(27)、下支撑套(28);滑环限位筒(21)为薄壁圆筒,通过螺纹与上锁紧接头(11)旋合,起保护调节弹簧(22)和限定滑环(23)轴向滑动的作用;调节弹簧(22)采用矩形弹簧,两端分别与上锁紧接头(11)、滑环(23)连接,是该扶正器实现可变径的关键元件;滑环(23)上部有凹槽,用以安装调节弹簧(22),内孔与上锁紧接头(11)配合,是传递调节弹簧(22)轴向推力的主要元件;上支撑滑套(24)为圆环筒,上部与滑环(23)、滑环限位筒(21)配合,内孔与上滚针轴承(31)的外圈配合,下部夹角为120°的三个方向分别通过活动销与支撑臂(25)连接,上支撑滑套(24)可以沿轴向滑动,也可以在上滚针轴承(31)的作用下绕扶正器轴线旋转;支撑臂(25)两端通过活动销分别与上支撑滑套(24)、扶正臂(27)连接,扶正臂两端同样通过活动销分别与扶正臂(27)、下支撑套(28)连接,扶正臂(27)的上部装有万向球(26),万向球(26)在井下直接与井壁接触,并沿井壁滚动,是该扶正器实现自适应的主要元件;下支撑套(28)与上支撑滑套(24)相似,为圆环筒,上部夹角为120°的三个方向分别通过活动销与扶正臂(27)连接,下部与下锁紧端盖(13)配合,内孔与下滚针轴承(32)的外圈配合,下支撑套(28)可以沿轴向滑动,也可以在下滚针轴承(31)的作用下绕扶正器轴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自适应弹性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针轴承单元(3)包括上滚针轴承(31)和下滚针轴承(32);上滚针轴承(31)外圈与上支撑滑套(24)的内孔配合,轴向由连接中轴(12)的轴肩和上锁紧接头(11)压紧定位;下滚针轴承(32)外圈与下支撑套(28)的内孔配合,轴向由连接中轴(12)的轴肩和下锁紧端盖(13)压紧定位;滚针轴承单元(2)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自适应的关键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06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管径连续油管注入头的夹紧装置
- 下一篇:智能选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