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4168.X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9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荣;李秀丽;孟庆国;马钧;沙鹏;许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阙龙燕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货物运输领域的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罐式集装箱作为一种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储运设备,其包括一框架和位于框架内的罐体,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框及连接在两端框之间的侧梁,两端框均包括端上梁、端下梁以及连接在端上梁和端下梁之间的角柱。通常,罐式集装箱的端部设有底出料,此时,需端下梁断开,以留出安装底出料阀件等装置的空间。为了加强该断开处的强度,通常采用单板或者单板折弯件来连接断开的端下梁。如图1a和图1b所示,端下梁100的中间部分具有一断开处,且该断开处焊接一单板101。但当此类罐式集装箱采用铁路敞车运输时,敞车内的中间大梁会与端下梁的中间部分接触,端下梁的中间部分(即断开处)则要承受整个罐式集装箱的重量,而由于该端下梁100的断开处需让出安装底出料阀件的空间,使得单板101的厚度无法进一步加厚,导致单板101的强度不够,易产生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罐式集装箱的端下梁断开处连接件的强度不够而造成疲劳断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增强断开处强度的罐式集装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一框架和置于所述框架内的罐体,所述框架包括两端框,其中一端框的端下梁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断开处,所述端下梁的断开处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底壁和形成在所述底壁相对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两侧壁构成一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具有一内底面和一外底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包括一底面和至少一侧面,所述侧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为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由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的相交位置逐渐递增。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两个,两侧面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底面相对的两侧,所述两侧面均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度。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不大于25mm。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三个,三个侧面围成一U形结构,且各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凹槽底壁的外底面。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长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宽度,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为70mm~1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为40mm~60mm。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为10mm~30mm。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本体由一板体折弯而成,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底壁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两端侧壁上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所述接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宽度,所述接合部通过插接方式与所述端下梁连接。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接合部为一中空矩形管状结构。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接合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壁上,所述接合部的长度为100mm~300mm。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具有一缺口。
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缺口的位置形成一围壁,所述围壁的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连接件通过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第二凹槽,并且该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从而减少了结构不连续区的应力集中,防止连接件本身疲劳破坏,增强了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强度,同时设置的第二凹槽为罐式集装箱提供更大的底出料阀件装配空间。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梯度毛细吸液芯的珠状凝结强化冷凝管
- 下一篇:热泵蓄能套管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