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封嵌套式提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5186.X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3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洋;马建平;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73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封 嵌套 式提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塑封嵌套式提绳。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通信、储能、动力等大容量蓄电池的需求,蓄电池重量逐步增大,大型蓄电池搬移是通过蓄电池外壳上的提绳,但提绳很容易因蓄电池重量过大、磨损出现脱扣,这就造成蓄电池摔伤外观或是砸伤客户。生产商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提绳打成死结,但绳结随着使用仍然会出现松动、磨损,形成脱扣,而且人工打成的绳结质量不能很好的得到控制和检验,生产操作效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封嵌套式提绳,可以克服易脱扣、操作效率低的不足,具有结构灵活、连接牢固、操作简单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塑封嵌套式提绳,其特征是:提绳两端连接可嵌套配合的塑质锁扣和圆柱形端锁芯、内锁芯,锁扣整体呈圆柱形,锁扣两端的左侧壁和右侧壁通过上部开口的中空圆柱形扣槽侧壁连接,扣槽侧壁间的开口比端锁芯和内锁芯的直径小1-2mm,扣槽侧壁内侧有凸出的矩形卡扣,两对对称卡扣将扣槽侧壁分为前扣槽、后扣槽和圆形孔道,右侧壁下部有内凹的定位槽。
连接安装提绳时,首先检查提绳与锁扣左侧壁上的端塑封凹槽、内锁芯上的塑封孔及端锁芯上的尾塑封凹槽的热塑封结合是否牢固,确认结合紧密牢固后,将连接端锁芯的提绳一端伸入到孔道中,然后将穿过孔道的端锁芯和内锁芯依次用力嵌入到前扣槽和后扣槽中。
此时,拉拽提绳,提绳会陷入到右侧壁的定位槽中,同时,前扣槽、后扣槽之间的卡扣和后扣槽、孔道之间的卡扣会阻挡端锁芯和内锁芯脱离滑动;而扣槽侧壁上部开口比圆柱形端锁芯和内锁芯的直径略小,这就使得端锁芯和内锁芯依次嵌入到前扣槽和后扣槽后不能轻易地从前扣槽和后扣槽上部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封嵌套式提绳,具有结构灵活、连接牢固、操作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塑封嵌套式提绳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4为端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锁扣,2. 提绳,3. 端锁芯,4. 内锁芯,5.左侧壁,6. 端塑封凹槽,7. 扣槽侧壁,8.前扣槽,9. 后扣槽,10. 卡扣,11. 孔道,12. 右侧壁,13. 定位槽,14. 尾塑封凹槽,15. 塑封孔。
具体实施方式
连接安装提绳时,首先检查图1中提绳(2)与图2中端塑封凹槽(6)、图3中塑封孔(15)及图4中尾塑封凹槽(14)的热塑封结合是否牢固,确认结合紧密牢固后,将连接端锁芯(3)的提绳(2)一端伸入到孔道(11)中,将穿过孔道(11)的端锁芯(3)和内锁芯(4)依次嵌入到前扣槽(8)和后扣槽(9)中。
此时,拉拽提绳,提绳陷入到右侧壁(12)的定位槽(13)中,同时,前扣槽(8)、后扣槽(9)之间的卡扣(10)和后扣槽(9)、孔道(11)之间的卡扣(10)会阻挡端锁芯(3)和内锁芯(4)脱离滑动。而连接左侧壁(5)的扣槽侧壁(7)上部开口比圆柱形端锁芯(3)和内锁芯(4)的直径略小,这就使得端锁芯(3)和内锁芯(4)依次嵌入到前扣槽(8)和后扣槽(9)后不能轻易地从前扣槽(8)和后扣槽(9)上部脱离。通过扣槽侧壁(7)和卡扣(10)的有效定位控制,使得锁扣(1)、提绳(2)、端锁芯(3)和内锁芯(4)之间牢固的嵌套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5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大容量锂电池壳体
- 下一篇:一种机械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