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086.9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辉利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静音管道连接器。
背景技术
管道连接器分成带齿环型管道连接器、单卡式普通型管道连接器还有加长型单卡式连接器,管道连接修补器,双卡式管道连接修补器。齿环型管道连接器可以连接管径不同的异材质管道,免焊接也不用法兰对接,加大了承载拉力。
齿环型管道连接器在产品内部放置了齿环型不锈钢圈,使产品在管道连接的抓紧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单卡式普通型连接器是一种代替法兰、管箍和焊接方式的新产品。免焊接也不用法兰对接,允许轴向角度偏差。加长型单卡式连接器可以连接管径不同的异材质管道,免焊接也不用法兰对接,允许轴向角度偏差。大大的增加了连接的长度。
现有技术中的管道连接器研究和适用趋势,走向于增大承载拉力,免焊接及法兰连接,增大连接长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如何提高管件与管材快速对接,操作简便省力,结构连接灵巧等问题的管道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连接器,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的第一夹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杆;第二夹具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活动座;所述两个活动座分别套接在所述两个螺杆上;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活动扳手,所述活动扳手通过与所述螺杆啮合的齿轮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活动扳手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齿轮沿所述螺杆上下移动的倒顺拨叉;通过活动扳手,活动扳手上的齿轮与螺杆啮合,配合倒顺拨叉,解决了自动对接管件与管材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半圆弧形夹具和第二半圆弧形夹具,所述第一半圆弧形夹具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二半圆弧形夹具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弧形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半圆弧形夹具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机构;拼接式的夹具结构,解决了套接管材和管件方便快速问题;卡接式锁紧结构,使管件与管材之间快速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夹具包括第三半圆弧形夹具和第四半圆弧形夹具,所述第三半圆弧形夹具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第四半圆弧形夹具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半圆弧形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四半圆弧形夹具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机构,两个夹具上下结构一致,使用更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卡环结构包括扳手、卡环,所述扳手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第二半圆弧形夹具上;所述扳手上靠近第二半圆弧形夹具上固定有卡环转轴,所述卡环穿插在所述卡环转轴上,所述卡环穿插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且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解决了可调节夹具松紧度,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件及管材结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二卡环结构包括第二扳手、第二卡环,所述第二扳手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第四半圆弧形夹具上;所述扳手上靠近第四半圆弧形夹具上固定有第二卡环转轴,所述第二卡环穿插在所述第二卡环转轴上,所述第二卡环穿插部分上设置有螺纹,且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上下两个夹具的卡环机构结构一致,使用更方便快捷。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倒顺拨叉是U形结构,所述倒顺拨叉底部通过弹性部件与活动扳手连接;倒顺拨叉解决了第二夹具上下移动时,单向移动反向保护问题;可快速单向移动,而单向移动时反向方向上被阻止保护。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螺杆与所述第一夹具是可拆卸式连接,解决整个连接器拆卸方便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动座与所述第二夹具是可拆卸式连接,解决整个连接器拆卸方便问题。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动座与所述螺杆套接处内侧设置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套接所述螺杆外层;使得活动座带动第二夹具上下移动操作时,可以调节方位变化,操作更方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旋转环与所述活动扳手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管道连接器可实现快速套接在管道上,同时具有松紧长度可调节功能;上下两个夹具通过螺杆和活动底座实现上下移动功能,同时倒顺拨叉的巧妙结构及连接方式,实现了单向移动时,反向阻止保护功能;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管道连接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倒顺拨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辉利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辉利达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层导电结构的感应加热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