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6522.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1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州;胡柳林;廖学介;滑育楠;刘莹;叶珍;高铭;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26 | 分类号: | H03F1/26;H03G3/2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单片 集成 宽带 低噪声放大器 | ||
1.一种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串联耦接的第一晶体管M1和第二晶体管M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阻抗电路、输出阻抗电路、并联反馈电路和偏置电路;所述偏置电路包括自偏置电路和电流复用偏置电路;所述输入阻抗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M1、所述自偏置电路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M2之间设置有级间匹配电路;所述第二晶体管M2分别与所述并联反馈电路和所述输出阻抗电路连接,所述输出阻抗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流复用偏置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M1和所述第二晶体管M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经负载电感Ld2与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阻抗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in和第一电感Lin,所述第一电容Cin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一端与第一电感Lin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in的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偏置电路包括第二电感Lg1、第二电容Cg1和第一电阻Rg1,所述第二电感Lg1一端与第一电感Lin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容Cg1和第一电阻Rg1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g1和第一电阻Rg1并联后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偏置电路还包括第三电感Ls1、第三电容Cs1和第二电阻Rs1;所述第三电感Ls1一端与第一晶体管M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s1和第二电阻Rs1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s1和第二电阻Rs1并联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复用偏置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M1漏极和所述第二晶体管M2源极之间的第四电感L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匹配电路包括第四电容C1、第五电感L1;所述第五电感L1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1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1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漏极M1的栅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反馈电路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第一反馈电阻Rf、第一反馈电感Lf和第一反馈电容Cf,所述第一反馈电容Cf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第一反馈电阻Rf的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还包括第一分压电阻Rd1、第二分压电阻Rd2和第一隔离电阻R1,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d1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分压电阻Rd2和第一隔离电阻R1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d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隔离电阻R1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波单片集成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阻抗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out和第六电感Lout,所述第五电容Cout一端与第二晶体管M2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第六电感Lout连接;所述第六电感Lout另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65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相位噪声损失的AGC分配器
- 下一篇:通用型梯形彩钢瓦屋面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