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光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153.9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5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才;张福华;李洪达;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光幕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安全光幕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光幕是经过安全认证的光幕产品,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发射器发射出调制的红外光,由接收器接收,形成了一个保护网,当有物体进入保护网时,当有光线被物体挡住,通过内部控制线路,接收器电路马上作出反应,即在输出部分输出一个信号用于机床如冲床,压力机等紧急刹车。
现在市场上存在的4类光幕技术较先进的应属发射器发射调制脉冲信号,接收器采用双MCU自检和互检系统以及双输出互锁结构,如图1所示。然而,现有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信号处理及485通信占用安全输出芯片的资源,使响应时间增加。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光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光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光幕系统,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发射编码光信号,所述接收器包括:MCU1、MCU2以及OSSD1、OSSD2,所述MCU1和MCU2为主从式结构,共享一个串行通道,分别提供I/O接口相互连接,用于实时相互检测,其并行工作,无差别地接收数据,相互之间独立工作,且分别独立控制所述OSSD1和OSSD2安全输出,以用于检测输出回路及各重要电路监测点,保证安全输出互锁;所述MCU1和MCU2连接有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用于当MCU1或MCU2发生故障时,通过复位电路复位,并保证输出互锁。
其中,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第一复位芯片、第二复位芯片以及电阻R47、R48、R83A、R83B、R46、R49、三极管Q26、三极管Q27,所述第一复位芯片和第二复位芯片分别通过所述电阻R47和R48,与VCC相连,分别通过所述R83A和R83B与所述MCU1的25脚相连,分别通过所述电阻R46和R49与所述MCU2的25脚相连,所述第一复位芯片和第二复位芯片的2脚接地,所述第一复位芯片和第二复位芯片的1脚均通过一个三极管电路,分别和所述MCU2与MCU1的复位引脚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复位芯片与第二复位芯片的型号为AIC809。
其中,所述R47、R48、R83A以及R83B、R46、R49的阻值都为2.2K,其均用于限流。
其中,所述三极管的型号为UN2223。
其中,所述接收器还包括与所述MCU1相连接的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包括LED灯和8码管,所述LED灯和8码管协同显示。
其中,所述接收器还包括信号处理MCU,红外接收电路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MCU连接,所述信号处理MCU均与所述MCU1和MCU2连接,所述MCU1和MCU2无差别地接收所述信号处理CPU发送的并行数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相互复位电路代替RS485通信,降低成本及增加可靠性,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便于在产业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安全光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1-第一复位芯片,32-第二复位芯片,33-MCU1的25引脚,34-MCU2的25引脚,35-MCU2的4引脚,36-MCU2的5引脚,37-电阻R83A,38-电阻R46,39-电阻R47,40-电阻R52,41-电阻R54,42-电阻R38,45-电阻R48,46-三极管Q26,47-三极管Q2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中,
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单元。
OSSD,中文名称Output Signal Switching Devic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