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智能手持装置结合的单手穿戴式生理信号测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371.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柯文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昱豪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A61B5/0402;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手持 装置 结合 穿戴 生理 信号 测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生理信号测量器,尤指一种与无线传输与智能手持装置结合,具有方便携带的单手穿戴式的额温及心电感信号测量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银式或电子式温度计,因使用上不方便,于是利用量测红外线辐射热的耳温枪逐渐受到重视而陆续被开发出来。但查,传统的红外线耳温枪10,如图1A所示,其具有一耳温枪本体11,一从耳温枪本体11突出的探测头12,以便插入受测者的外耳道。该探测头12内设置有一温度感测模组(图未示),耳温枪本体11上设有一温度显示屏幕13,而内部设置有电路板及电池(图未示),致使整支耳温枪10的长度(L),大都在10公分以上,因此外出携带非常不便。
再者,上述耳温枪10必须内置电池提供温度显示屏幕13及其相关电路所须电力,但电池经过一段时间后,不论耳温枪10是否有在使用,都会产生电力耗竭的问题,往往有须要时才发现已经没电力,根本无法使用,造成不少困扰。此外,除了量测体温之后,对于量测其它物件等温度时亦有相同的困扰。
又,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进而促使人们对于运动时的生理变化相对地重视,借以能随时检测得知目前的生理信息,继而能作适当的调整与注意。由于人体所产生的心电讯号是关系着人体的各种健康状况,透过人体心电讯号可了解整个身体的运动机能,因此有各种心电讯号感测装置陆续问世,借由侦测人体的心电讯号,以监视人体的各种健康状况。图1B所示是美国6553247号专利,其揭示一种束带型心跳显示器(Electrode Belt of Heart Rate Monitor)110,其将一心跳侦测单元111以束带112绑在胸前,能时时侦测心跳情形,而透过无线传输方式,将讯号送至手腕上的接收器113。但查,上揭专利在使用时仍有如不足之处:
一、该接收器113即为一腕表,其受限于体积,所以其显示屏面积不大,且内部不易预先设置相关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AP);因此仅能单纯的显示心跳率,故其功能有限。
二、随着生活型态的改变,单纯的获知心跳值,可能不易对个人的体质及生理状况作出准确评估,例如:心跳率的量测又可分为安静心跳率、运动心跳率、及运动后的心跳恢复率状况,而这些数值对于人体运动生理指标非常重要。但,这些指标图或数值分析,必须借助电脑或具有微处理器及显示屏的电子装置,然后再搭配一预定的运动信息整合/应用程序(Sport Information Integrate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AP),加以运算处理,使用者才能一目了然自己的生理状态,否则一连串的数值,对于一般使用者而言,根本不易解读其真正的涵意。
三、除了透过心跳率的测量,判定使用者的生理状况外,对于卡路里燃烧数值,也是使用者想了解的项目,但仅由心跳率尚难判定卡路里的消耗数值,而计步器则是较易测定卡路里的方式,但现有的束带型心跳显示器110,似乎尚无法达到此项目的。
随着个人手持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功能日益强大,且使用率已经非常普及因此,如何将使用者所侦测的运动心电及生理信息,迅速能与移动电话结合使用,方便储存及读取使用者的心电及生理信息,让使用者易于了解及判断个人的心电及生理状况,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与智能手持装置结合的单手穿戴式生理信号测量器,其穿戴式本体上勿须显示屏幕,且体积小而穿戴方便,并可同时作为额温及心电感测,具有使用上人性化及生活化的功效;其以穿戴式本体上不同位置的多个电极,分别接触手腕皮肤及另一只手的手指,具有测量生理信号准确性高的功效;其穿戴式本体上具有无线传输模组,可将心跳讯号发射至一具有运动信息整合/应用程序(AP)的智能手持装置,借由应用及显示画面,让使用者能迅速且方便的读取及判断生理状况,以增进运动健康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昱豪,未经柯昱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3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氟苯丙涂料
- 下一篇:全功能异径通球三通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