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7692.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阿帕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9/06;F24D19/00;F24C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5157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燃气炉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炉炉头为了取暖和烹饪这两种功能,所开发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3203132 U、CN 202253937 U的实用专利,前者通过设置上、下炉头实现两种功能,而后者是通过设置电陶炉实现可烹饪功能,因此它们的结构均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取暖和烹饪这两种功能的燃气炉炉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它包括设有通风孔的底座和周边设有可开闭燃烧孔的顶盖,底座、顶盖之间设有柱状支架,该支架至少侧面和下端封闭,围绕支架自内向外依序设有防风网、聚热网、散热网,防风网与聚热网相贴,防风网的网眼与聚热网的网眼相通,防风网与支架之间的空腔为混合室,聚热网与散热网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室,防风网的网眼孔径小于聚热网的网眼孔径小于散热网的网眼孔径,混合室与炉头的进气管连通,通风孔、燃烧室、燃烧孔依序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散热网可以取暖,通过燃烧孔可以烹饪,此外,没有现有技术的上、下炉头之分,或者单独设置烹饪用的电陶炉,本申请全部通过燃气燃烧实现两种功能,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实现取暖和烹饪这两种功能的优点。
作为改进,顶盖包括自上而下依序设置的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周边设有因所述相对转动而相互贯通或封闭的通孔,这样,当相互贯通时,火焰可以从通孔中放出,可供烹饪使用,当不需要时,只需转动使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通孔不重叠,即通孔封闭,就能够关闭燃烧孔,因此,这样的结构不仅简单,而且调节方便可靠。
作为改进,第二部分边缘为超出散热网向周边延伸形成的挡水檐,这样,能够防止液体溅落污染或堵塞散热网,便于清洁炉头,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性能的提高。
作为改进,聚热网包括倒圆台形底部,该底部中心部分设有连接孔,连接孔连接一铜套,该铜套与进气管上端螺纹连接;底部与支架之间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两个支脚分别与底部连接,连接架的两个支脚之间的顶部与支架底部通过螺杆连接在一起,螺杆上端旋合第一螺母,该第一螺母与顶盖上表面相贴紧;铜套侧面设有环形凸起,进气管设有套管,进气管在位于套管下方旋合有用于向上压套管的第二螺母,底座被压紧安装在环形凸起下表面与套管上端面之间,压紧力由第二螺母施加给套管,这样,底座、聚热网、支架、进气管各部件的连接紧凑、装配简单,混合室与炉头的进气管连通可靠。
作为改进,第二螺母与套管下端面之间压紧安装有安装架,该安装架用于将炉头安装在燃气炉上,这样,通过支架更便于将炉头安装在燃气炉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的燃烧孔未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的燃烧孔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的爆炸视图。
图中所示,1、通风孔,2、底座,3、燃烧孔,4、支架,5、防风网,6、聚热网,7、散热网,8、混合室,9、燃烧室,10、进气管,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挡水檐,14、铜套,15、连接架,16、螺杆,17、第一螺母,18、套管,19、第二螺母,20、安装架,2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燃气炉炉头,它包括设有通风孔1的底座2和周边设有可开闭燃烧孔3的顶盖,底座2、顶盖之间设有柱状支架4,该支架4至少侧面和下端封闭,围绕支架4自内向外依序设有防风网5、聚热网6、散热网7,防风网5与聚热网6相贴,防风网5的网眼与聚热网6的网眼相通,防风网5与支架4之间的空腔为混合室8,聚热网6与散热网7之间的空腔为燃烧室9,防风网5的网眼孔径小于聚热网6的网眼孔径小于散热网7的网眼孔径,混合室8与炉头的进气管10连通,通风孔1、燃烧室9、燃烧孔3依序连通。
顶盖包括自上而下依序设置的可相对转动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周边设有因所述相对转动而相互贯通或封闭的通孔。
第二部分12边缘为超出散热网7向周边延伸形成的挡水檐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阿帕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阿帕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7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暖器的散热面板及使用该散热面板的新型取暖器
- 下一篇:一种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