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8306.1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成小英;俞珊;李婉璐;雍佳君;虞家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韩国胜;徐鹏飞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生态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关系到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并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下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地面下沉城市达56个。雨水是地下水的最重要补给源,对于恢复地下水位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对雨水利用非常重视,国家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大力推进雨水利用。但是,雨水利用仅限于直接利用,主要是水池、池塘、薄膜防水结构储水,投资大,水量小,实效差。我国的城镇雨水排水体制主要是有组织的管道排水和无组织或有组织的沟渠排水,重点在于城镇排水和防洪,没有考虑雨水利用,与雨水利用的需求也极不适应;且雨水由于淋洗空气和冲刷地面,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是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水体后,既加重了排水设施的负担,又造成了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雨水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雨水污染严重,直接排入水体易造成水体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雨水净化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多个单位净化系统,所述的单位净化系统由相连通的植草沟与生物生态塘构成,所述植草沟包括纵截面为梯形结构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一填料的上部设置有草坪砖,沟槽的槽壁上铺设有草皮,所述生物生态塘包括纵截面为半圆形结构的水塘,所述水塘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填料,且水塘内设置有水生植物,并投放有微生物制剂,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植物及沉水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生物生态塘的顶部埋设有溢流管,用于汛期雨水的溢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填料为砾石,可以有效蓄水,并沉降和吸附颗粒物,砾石上的自然生物膜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填料由石英砂、无烟煤、沸石构成,所述石英砂、无烟煤、沸石由上至下依次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挺水植物包括25%芦苇、15%水葱、15%美人蕉;所述沉水植物包括20%菹草、15%黑藻、10%金鱼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雨水净化系统采用植草沟进行雨水收集及颗粒物的沉降,并通过生物生态塘中植物、微生物、填料共同作用,去除和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质,使雨水径流中的总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5%、90%、90%,本实用新型各组成形态简单,成本低,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并有利于景观美化,其针对城市地表水体污染现状的改善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植草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生物生态塘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植草沟;2、生物生态塘;3、溢流管;4、草皮;5、草坪转;6、第一填料;7、挺水植物;8、沉水植物;9、石英砂;10、无烟煤;11、沸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鸿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8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务车的车门储物墙
- 下一篇:一种旋转钻孔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