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8913.8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3/22 | 分类号: | F01L3/22;F01L3/06;F01L3/08;F01M9/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发动机的专用节流阀领域。
背景技术
气门装置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气门由凸轮负责压开,气门弹簧负责关闭。当需要吸入混合气进入气缸时,进气门便会打开;当需要排除燃烧后的废气时,排气门便会打开。现有的气门装置主要由气门和气门座构成,气门座上设有气门导管,气门的杆部插入气门导管内,气门座下部设有气门座圈。
上述气门装置的缺点在于:①现有的气门导管一般采用管状的形式,这种气门导管两端不对称,且设置了用于安装气门油封的凹坑,造成安装气门导管时,易将气门导管装反,且安装卡口部较为薄弱,易断裂;又由于导管内入油少,加上导管下部温度过高,导致气门导杆在导管内润滑差,从而引起导杆和导管摩擦面损伤。②另外,气门在平滑气门座圈内壁内上下运动,也只能产生直动气流,这种气流使油气混匀度较差,加之供气相对量不足,直接影响了内燃机的功率和燃料的燃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减少气门磨损、气流速度快的气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气门装置,包括安装在气缸盖上的气门和气门座圈,气门的杆部插入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内,气门的锥部与气门座圈接触,所述气门导管两端对称,且两端的端部均有圆弧形倒角,该气门导管内壁上设有油槽,气门导管上开有油槽相通的油孔;所述气门座圈内壁上开有螺旋槽。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在压入气缸盖时不需要控制安装方向,不会装反,且端部采用圆弧形倒角设计,不仅能够方便压入气缸盖,且 圆弧形倒角也能代替凹坑安装气门油封,设有油孔和油槽,使润滑油从油孔进入导管内油槽,再分散到气门杆和气门导管摩擦面,建立油膜,从而改善润滑环境,另外,由于气门孔内壁开有螺旋槽,使得气体经过气门孔时能形成螺旋气流,使得进、排气更充分,油气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更加充分彻底。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槽截面为V形和U形,降低了槽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气门座圈为粉末冶金气门座,强度更高,更耐磨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门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气门座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气门装置,包括安装在气缸盖上的气门1和气门座圈2,该气门座圈2由粉末冶金制成。气门1的杆部插入气缸盖上的气门导管3内,气门1的锥部与气门座圈2接触,所述气门导管3两端对称,且两端的端部均有圆弧形倒角,该气门导管3内壁上设有油槽31,气门导管3上开有油槽31相通的油孔32;所述气门座圈2内壁上开有螺旋槽21,螺旋槽21的截面为V形。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气门座圈2上的螺旋槽截面为U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三爱海陵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89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燃料发动机点火失败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心圆式多级水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