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49694.5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元;苗长胜;吴勇;常轶;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2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 切口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外科手术用的一种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
背景技术:
随着腔镜手术的发展,小切口微创手术成为趋势,保护切口,防止切口感染,扩大手术视野的切口保护器械的应运而生。临床上使用的切口保护器械产品多种多样,名称也不尽相同,都存在一些缺陷和局限性,对切口保护器械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目前,国内同类硅胶型产品的外环和置入环采用柔性或刚性结构设计,其柔性环设计的外环和置入环的内部骨架内置柔性材料,使用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由于材料的本身特性,在反复掐捏过程中,易于折断或脱焊;而刚性环设计的外环和置入环的内部骨架内置钛合金钢丝,由于其不是密闭环,在掐捏过程中,其钢丝两端也易刺穿胶体,临床上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在外环和置入环的内部直接设置无缝、无接头的护导管和TiNi记忆合金钢丝圈的方式,彻底解决了传统的扩张器在使用时可能出现内部骨架的内置柔性材料易于折断或脱焊,以及刚性材料钢丝易刺穿胶体这一缺点的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它是由外环、置入环以及相连的保护膜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环和置入环的内部都设有无缝、无接头的环形护导管,在护导管内设有无缝、无接头的TiNi记忆合金钢丝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在外环和置入环的内部直接设置无缝、无接头的护导管和TiNi记忆合金钢丝圈的方式,彻底避免了传统的扩张器在使用时可能由于反复掐捏出现的折断或脱焊及钢丝易刺穿胶体的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硅胶型切口牵开扩张器,它是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外环1、置入环2以及相连的保护膜通道3组成,实用新型整体成工字型,且外环的直径大于置入环的直径,在外环1和置入环2的内部都设有柔性材料制成的无缝、无接头的环形护导管5,在护导管5内设有无缝、无接头的TiNi记忆合金钢丝圈4。
外环和置入环内部由环形护导管5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钢丝圈4构成的内部骨架,是采用一次性一体注塑成型后硫化定型,从而规避了因使用钛合金钢丝而可能存在的风险,减少了产品制作步骤,同时,一体注塑成型也增强了内部骨架的柔韧度和回弹性。
使用点胶粘接方式,将外环和置入环与环形护导管5充分粘接在外环和置入环与通道结合面内,能够保持外环和置入环与硅胶膜通道的表面无缝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弗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9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