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1016.2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5/10 | 分类号: | F16L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插式 管道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结构,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承插式管道连接多采用在承插口处抹水泥砂浆进行密封。采用这种管道连接结构,在实际适应中,如果管道位移或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时,会导致管道承插口连接不良产生管道泄漏。而多数类似管道均埋入地下,这使得管道维护和检修都比较困难,给管道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危害。因此以上的管道连接方式难以满足承插式管道的正常运行要求,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如公开号为CN2025803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防渗性金属挤压式管件连接结构,包括用于管子插入的承口,承口的底部设有限位,承口前部部位设有外凸的圆周凸环,圆筒体内形成内凹槽,槽内放置弹性密封件;承口的内设有粘接胶层。采用该连接结构消除了单纯的弹性密封或单纯的刚性密封所存在的不足,使管道的连接可靠和抗破坏能力更强,成为一种耐高压、强力密封式高安全管接头。但是这种管道连接结构仅适应于小管径的管件连接,在连接是需要专门的连接设备,连接费用较高,同时只能用于金属结构构件,且金属构件耐腐蚀性较差,因此该连接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
再如,公开号为CN2029379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它是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道橡胶圈接口方式基础上的一种改进接口方法,在管道承口端和插口端之间添加一个止水胶圈,提高接口止水密封质量,防止接口污水渗漏,同时能承受管内较高的污水压力和管基不均匀沉陷。该连接结构是在接口处添加了止水橡胶圈进行密封,但是地下管道一般运行时间较长,而橡胶圈的耐腐蚀性较差,容易产生管道泄漏。虽然简单的添加橡胶圈对于解决管道的垂直沉降有一定益处,但是对于管道沉降所带来的水平位移并没有抑制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结构,在满足承插式管道应用要求的同时,通过增加连接构件,确保承插式管道能够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承插式管道连接结构,包括承插式管道A及承插式管道B,所述承插式管道A上设置有承口,在承插式管道B上设置有与承口相匹配的插口,其中插口置于承口内部,并与承口配合连接,所述承口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在插口外壁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凸起,在凹槽处设置有与凸起相匹配的凸起进口,且凸起进口与凹槽连通。当管道连接时,将管道的插口上的凸起通过凸起进口置于承口的凹槽内并旋转一定角度,使得凸起固定于凹槽内,从而使管道的连接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在承口中沿着承口内壁成环形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呈半圆环闭合形状,凸起呈半球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尺寸大于凸起的尺寸。使得管道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所述凸起的数量为两个,并关于承插式管道B的轴线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满足承插式管道应用要求的同时,通过增加连接构件,采用凹槽与凸起配合连接,确保承插式管道连接的紧密性,且能解决管道位移及基础不均匀沉降所带来的问题,从而避免管道连接不够紧密产生泄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不仅成本低廉,对避免管道连接不紧密起到很好的效果,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可用于多种材质的管道连接,能解决因管道垂直沉降及水平位移所带来的问题,可在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连接状态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道承口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连接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插式管道A,2-凹槽,3-凸起,4-凸起进口,5-插口,6-承口,7-承插式管道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1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