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电极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1646.X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电电极片,尤其是一种用于体内病变诊断和治疗领域的心电电极片。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占到了总死亡构成比的40%左右,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心血管疾病的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的特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心电图上会有所表现。因此,对患者进行实时心电监测以及时发现心电异常变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有重要意义。由于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产生生物电流并经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于是他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形成体表电位差,把这种变化着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动态曲线,便形成了心电图。为了测量由于心脏收缩产生的电位差需要利用专门的心电测量仪器,此类仪器通常通过与人体表面相接触的心电电极片来采集人体的心电信息。现有技术的心电电极片由引线扣、背衬贴纸、导电电极、导电胶和离型膜组成,导电电极设置在背衬贴纸上,导电胶设置在背贴纸上,并且导电电极位于背衬贴纸和导电胶之间,离型膜覆盖在导电胶的表面,引线扣与导电电极连接。使用使导电胶与人体表面接触,人体的生物电先传导至导电胶上,在由导电胶传导至导电电极上,最后由与导电电极相连的引线扣传导至心电测量仪器。由于心电电极片与导电胶均是薄片形状,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为平面,因此接触面积有限,造成从人体表面传传导给导电电极的电流微弱且不稳定,因此仪器对体表心电电流的敏感性和导通率差,电极电位的稳定性不足,心电图波形基线的漂移大,所记录心电波形的质量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心电波形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增加波形清晰程度和稳定性,减轻心电波形基线漂移,提高所记录心电波形质量的心电电极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心电电极片,包括引线扣、背衬贴纸、导电电极、导电胶和离型膜,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背衬贴纸上,所述导电胶设置在背衬贴纸上,并且导电电极位于背衬贴纸和导电胶之间,所述离型膜覆盖在导电胶的表面,所述引线扣与导电电极连接,所述导电电极朝向导电胶的一面设置有均匀间隔分布的突起,并且所述突起与导电胶平行的横截面的面积由导电电极向导电胶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是,所述突起为钝头的圆锥状,并且钝头朝向导电胶的方向。
进一步的是,所述突起的高范围为0.05mm到0.1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突起在导电电极上呈同心圆分布。
进一步的是,所述突起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导电电极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突起,并且所述突起与导电胶平行的横截面的面积由导电电极向导电胶方向逐渐减小,这样人体皮肤先与导电胶接触,然后导电胶陷入由间隔分布的突起形成的空隙之间,将空隙填满的同时与突起和导电电极充分接触,这样导电胶与导电电极的接触由原来的平面接触变为与突起的三维接触,使得导电胶与导电电极的接触面积成倍的增加,因此改善了人体表面与导电胶的接触情况,使由人体表面传导给心电仪器的心电电流的敏感性和导通率得到提高,增加了电极电位的稳定性,减小了心电图波形基线的漂移量,使得心电仪器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和显示记录心电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电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引线扣1、背衬贴纸2、导电电极3、导电胶4、离型膜5、突起6、引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1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源、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显示用基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