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卷芯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2555.8 | 申请日: | 2014-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廖晨敏;郑忠斌;余乃平;尤金军;李悦;韩兆祥;夏林娟;张旖静;蒋江建;白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方本律师事务所 31269 | 代理人: | 钟艳;茅春雨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卷芯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配件领域,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卷芯套。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绿色环保等优势,在二次电池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涉及到通讯行业、电动工具、大型的储能和动力电池等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是增加竞争优势的一种途径。要达到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除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方法外,优化目前的生产工艺,降低人力成本也不可忽视。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卷芯进入外壳前需要包胶和底部放置绝缘垫片以防止卷芯与金属外壳接触导致短路等,而包胶和放置绝缘垫片需分步操作,不能一体化,工艺复杂,导致人力成本升高。为此,申请人曾开发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320166668.4),该方形锂离子电池卷芯套,包括有卷芯套本体,卷芯套本体为封闭的方体结构,卷芯套本体的正上端面上开有极耳过孔,正上端面的一边转动安装在卷芯套本体的侧壁上,正上端面可沿一边打开。
该实用新型专利将现有组装方式一体化,相比现有复杂的组装方式,简化了工艺,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一体化的结构避免了原组装方式中单部件的变形或破损造成的安全隐患。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卷芯套只有上端面开放,卷芯必须从上端开口处装入卷芯套,而卷芯在装入卷芯套内部时极易与卷芯套的侧板内壁摩擦,导致极片掉粉;当卷芯套侧板的材质为金属时,将导致卷芯与侧板内 壁直接接触发生短路。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易于组装,且显著改善因组装过程中发生的极片掉粉及短路的锂离子电池卷芯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将现有组装方式一体化,从而解决因底部绝缘垫片错位引起的安全问题,以及将卷芯装入卷芯套时不发生极片掉粉及短路等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能,降低人力成本的锂离子电池卷芯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锂离子电池卷芯套,由至少三侧板和一底板组成,所述侧板下缘与所述底板边缘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可沿所述侧板下缘与所述底板边缘相接形成的轴线做上下翻转。
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在将卷芯装入卷芯套时避免与卷芯套侧板内壁发生摩擦,从而解决了极片掉粉和短路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所述锂离子电池卷芯套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为四块。但是,锂离子电池卷芯套的形状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重点,无论采用何种形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侧板可沿侧板下缘与底板边缘相接形成的轴线做上下翻转的技术方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侧板和/或底板上设有若干电解液渗透孔。从而使电解液能渗透卷芯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卷芯套由塑料材质制成。现有技术中多采用铝盒、钢盒等金属材质制成,增加了卷芯与卷芯套侧板内壁摩擦发生短路的概率,应用塑料材质后,可显著降低短路发生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在装入卷芯并向上翻转后,所述侧板边缘与相邻侧板边缘两两相接。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边缘以胶水相粘。或者:
所述侧板的边缘以胶布相粘贴固定。或者:
所述侧板的边缘各设有一突片,所述突片与相邻侧板的边缘相粘接。应当说明的是,侧板边缘如何两两相接的方式并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重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其经验采用其他公知的方式将侧板两两相接并最终封闭卷芯套。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侧板可沿侧板下缘与底板边缘相接形成的轴线做上下翻转的技术方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侧板上缘相接,并最终封闭卷芯套。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向下翻转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01为侧板一;102为侧板二;103为侧板边缘;104为侧板上缘;200为底板;201为侧板下缘与底板边缘相接形成的轴线;300为电解液渗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未经上海华东电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25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